在中國古代乾隆年間,民間流傳著一句話: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譏諷當時官場貪污腐敗成風的黑暗現象,也表明了老百姓在其中所受到的盤剝。
乾隆年間的確是中國歷朝歷代貪污腐敗行為的高峰,上至乾隆皇帝的寵臣和珅,下至地方官員小吏,無人不貪,無人不腐,最后肥了官員,苦了百姓。
但是在這個貪污腐敗成風的時期卻有這麼一個官員,他一生清廉如水兩袖清風,從不拿百姓的一分一毫,以至于最后告老還鄉時,不得不用箱子裝了十幾箱石頭來充場面。
這位官員就是孫嘉淦,他帶石頭還鄉的行為還引出了一件「黃金換石」的千古美談。
孫嘉淦,字錫公,又字懿齋,號靜軒,出生于山西的一個平民之家,雖然出生微寒,但是他和自己的兩個兄弟都自小聰穎好讀書,最后紛紛考上了進士,傳出了「一門三進士」的美談。
雖然有了這樣大的名聲,但是孫嘉淦天生的剛直性格在官場上并不討喜,同僚們討厭這樣一個遇事不知變通的呆木頭,上司也討厭這樣說話直來直往的憤青,因此他在整個康熙一朝都十分的不得志,只陸續擔任了一些小官。
等到康熙去世后,九子奪嫡的最終勝利者雍正皇帝上位,孫嘉淦對這個當阿哥時就一心辦實事的皇帝有著非常好的印象,因此繼續了自己的直言趕諫之路。
好在雍正皇帝對這個不會說什麼好話、但是一心為國為民的官員印象不錯,所以非但沒有責怪他,反而還逐漸提拔他。但是圣人的忍耐限度也是有限的,更何況雍正皇帝還不是圣人。
孫嘉淦升官不久后認為自己終于遇見了善于納諫的明君,所以自己更要不畏君威,為國著想,向雍正提出了「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這三條建議。不得不說這三條建議每一條都精確地踩在了雍正絕不能觸碰的雷點上。
第一條指責雍正在九子奪嫡后將這些兄弟圈禁的圈禁,流放的流放,實在沒有兄弟之情,第二條指責雍正皇帝窮兵黷武,納捐掏空了朝廷的錢袋,第三條指責雍正皇帝在西北興兵,拖垮了整個國家的經濟。
這三條任意一條都是直接插在雍正皇帝的氣管上的,他氣得暴跳如雷,當場就要將孫嘉淦拿下,滿朝文武戰戰兢兢不敢求情,只有朱軾直言:「嘉淦誠狂,然臣服其膽」。
雍正皇帝氣完了之后也知道孫嘉淦是一片赤膽忠心,所以干脆就坡下驢:「朕亦服其膽」,孫嘉淦這才保住了一條小命。在雍正皇帝這里吃了這麼大的虧之后,孫嘉淦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本性。
在乾隆皇帝登位之后,他上奏了《三習一弊書》,勸乾隆皇帝勤政不休,親賢臣而遠小人,其中拳拳忠直之心,令人動容不已,這份奏折也被稱為是清朝奏折中的第一折。
孫嘉淦雖然在君主面前十分頭鐵,但是在百姓面前,他卻有一副柔軟心腸,在他為官的數十年中,他始終心系百姓,為民做主,還提出了不少利國利民的政策。
在擔任刑部尚書的時期,孫嘉淦表現出了膽大心細的特質,堪稱是斷案如神。當時的河北鄭州有不少冤假錯案,官員們都覺得棘手不敢處理,只有他勇于承擔,親自提審犯人,最終短短數月就將這些冤案處理干凈,還了世人一個真相。
孫嘉淦還是個治水的能臣,乾隆四年,孫嘉淦被任命為直隸河務總督,在經過實地考察后,孫嘉淦認為根據當地的水勢,應該首先治理永定河,只有將這條河流安排好,其他河流才能有注水之地,不會導致漫流。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治理之后,直隸當地的水患果然大有緩解,孫嘉淦還將這段時間的經驗總結成治水十法,上奏給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對他的才干十分滿意,稱他是治世之能臣。
不僅如此,孫嘉淦還深入民間,為民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清朝時為了保證糧食的儲備,禁止民間拿糧食私自釀酒,但是私釀之風還是屢禁不絕。
孫嘉淦通過實地考察后,向皇帝上奏,民間釀酒多是用一些高粱、谷糠、豆皮等下腳料做原料,并不會影響粗細糧食的儲備,乾隆皇帝了解到這個情況之后,就下令放松了禁酒令,百姓們也多了一條活路。
孫嘉淦多年以來為國為民的政績不僅讓他得到了皇帝的看重和欣賞,也得到了百姓的尊重和認可,百姓們對這位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爺奉若神明,還稱他是包拯轉世。
乾隆十二年,孫嘉淦因為自己年老體衰,向乾隆帝請求告老還鄉,乾隆幾次挽留不成之后才放他回了家鄉。可有一件事兒,讓孫嘉淦心里十分不自在。
孫嘉淦就出身貧寒,這麼多年為官也一直清廉如水,沒有攢下什麼家私,如果這回榮歸故里,還是一副窮酸樣子,不僅會讓鄉里的那些土財主嘲笑他一股窮酸氣,還會丟了朝廷的臉面,讓百姓們以為朝廷待官不厚。
但是真的讓孫嘉淦拿出一筆可以給自己撐面子的錢財的話,他肯定是辦不到的,但是體面還是要顧的,他就想出了一個好法子,讓仆人買了十幾個箱子,自己親自動手,在這些箱子里裝滿了石頭,第二天就帶著這些箱子浩浩蕩蕩的上了路。
有好事之人看見他這包袱款款的樣子,以為他這麼多年只是表面清廉,實則攢下了不少體己。
于是就向乾隆皇帝上奏,說孫嘉淦這麼多年看似是個清官,實則沽名釣譽,欺上瞞下,貪污了不少金銀,以至于回家的途中把車都要被那些財寶給壓垮了。
乾隆皇帝看了這份奏報后,心里也有些犯嘀咕,就讓手下偷偷去查,手下趁人不注意,打開了那些箱子,發現箱子里面裝的全是重重的石頭,一點值錢的東西都沒有。
乾隆得知之后,心里十分感慨,于是讓人當這些石頭全部換成了黃金,算是獎勵這一生清廉的好官。
在封建時代君為臣綱的背景下,君主一向當臣子的奉獻當做是理所當然,乾隆皇帝這偷偷以石換金的行為,透露出君主少有的幾次人情味兒,也讓孫嘉淦這樣少有的清官得以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