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書生,十年寒窗苦讀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夠一朝高中,入朝為官。雖然很多人最終金榜題名,但是這官途卻不是很順暢。許多人考中進士后,本以為能夠平步青云,可是結果只能一輩子當一個六七品的小官。雖然胸中有無限抱負,可惜最終卻無處施展。
古代很多的書生其實本身確實是才華橫溢,但是為什麼卻不能平步高升呢?許多人認為可能他們在朝廷里沒有靠山,畢竟朝中有人好做官。這句話說起來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許多沒有靠山的人,最后升官的速度卻非常的快。
比如說清朝的和珅,他剛踏入仕途的時候就沒有什麼靠山。他父親常保的官職也不怎麼高,只是一個副都統,在朝中并沒有什麼人脈。況且他在和珅九歲那年就死了,所以并沒有給和珅留下什麼余蔭。和珅老婆的爺爺雖然當過九門提督,可是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也沒有能力給和珅提供幫助。
和珅在乾隆三十七年入仕,憑著自己的能力,從22歲的五品三等侍衛到26歲的正二品副都統,只用了四年時間。在同年的十一月,又被調任國史館副總裁,此時的和珅頭頂上已經是一品頂戴了。 所以和珅每年相當于升官1.5級,簡直比坐火箭都要快了。這些都是因為和珅深得乾隆的喜愛,所以雖然沒什麼背景,依然能夠青云直上。
不過清朝升官速度最快的人卻并不是和珅。有一個人的升官速度幾乎是和珅的兩倍,最后還當上了大總統。而且他同樣沒有背景,完全靠著自己個人的努力才取得了這樣的成就。他就是徐世昌。
相對于和珅的年少得志,徐世昌可以說是大器晚成。和珅才剛剛二十出頭的時候,就已經是五品官了。可是徐世昌到四十好幾的時候,還是個無足輕重的七品小官。如果沒有特別的意外,也許徐世昌這輩子就這樣籍籍無名的過去了。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徐世昌開啟了他的逆襲之路。
徐世昌在翰林院里熬了七八年,都沒有熬出頭。結果卻因為一封舉薦信,獲得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徐世昌上半輩子懷才不遇,直到47歲這年遇到張之洞。張之洞對徐世昌非常欣賞,就寫信把他推薦給了朝廷,從而獲得了慈禧太后的接見。有時候人的外表也確實很重要,注重外表的人更容易獲得機會,這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四十多歲的徐世昌,雖然官場落魄,但是渾身上下充滿了文人的儒雅之氣,十分的瀟灑倜儻。慈禧召見徐世昌后,對他的十分的滿意,就有了重用徐世昌的想法。
于是在1903年,徐世昌直接被提拔為商部大臣,兩年后又入主軍機處,雖然這是一個虛銜沒什麼實權,不過這官位提升的速度卻十分的驚人。過了一年后,他又被升任為具有實權的東三省總督。從一個七品小官到朝廷的一品大員,常人做到這一步,起碼要花費十幾年時間,徐世昌用了短短幾年時間就完成了,這種升官速度確實是令人驚訝,升官速度幾乎是和珅的兩倍了。
清朝滅亡后,很多清朝的重臣都退出了官場生涯。但是徐世昌卻沒有隱退,他後來又當了幾年的大總統,真稱得上是老而彌堅。
其實這些古代的官員,升官速度越快,說明當時的朝廷危機越嚴重。乾隆皇帝如果不是因為國庫缺錢,也不會這麼重用和珅。同樣的,徐世昌能夠這麼快的平步青云,也是因為清廷需要他這樣的人才。總的來說,他們能取得這些成績,依靠的還是他們腹中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