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的一眾帝王中,朱元璋是很多人崇拜的對象,也是很多爭議的焦點。一方面,他出身草根,從小受盡苦難,靠著自己的膽識和才能一步一步地爬到皇帝的位子,另一方面,他的支配欲和疑心太重,行事作風過于狠厲,手上沾了無數人的鮮血。可就是這樣一個皇帝,他的心中卻永遠有一塊為親人留存的柔軟;
一個鄉野婦人的一聲「弟弟」,為自己換來了一生的眼淚和富貴。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段故事呢?
朱元璋從小受盡苦難,終成一代帝王
我們先從朱元璋的出身說起。元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百姓苦不堪言,皇帝的揮霍無度,官吏的橫征暴斂,地主的殘酷壓迫,像一座座大山壓在普通百姓的頭上,讓人喘不過氣來,而朱元璋正是出生在這樣一個困苦的家庭,連身上的遮羞布都是哥哥從外面給他撿回來的,可見貧窮到了何種地步。然而,朱元璋童年遭受的苦難還不止于此,接踵而至的旱災、蝗災、瘟疫,一次次地沖擊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更奪走了朱元璋父母和大哥的生命,整個家頓時冷清了下來。
當時,小小年紀的朱元璋還在給地主放牛,沒了母親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大嫂王氏,從她身上汲取一點母性的溫暖,而王氏也是一個非常溫柔慈愛的女性,雖然丈夫早早地就死于瘟疫,她的心中也是悲痛萬分,但還是艱難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省吃儉用地養活著兩個小叔子和自己的孩子,朱元璋每天放完牛回來,總是叫嚷著說餓,王氏就省下自己的口糧分給他吃,像是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著他,朱元璋對這位大嫂也是無比敬愛。
轉眼間,朱元璋就長成了一個少年,到了能自己照顧自己的年紀,于是,朱元璋離開王氏來到了皇覺寺,既能有個地方讓自己吃飽穿暖,也能學些本領傍身。在出家為僧的這段日子里,朱元璋看到了更多底層百姓的境遇,也看到了他們在亂世之中頑強生存的堅韌,這些都在朱元璋心里埋下了種子,也為他之后大展宏圖奠定了基礎。
後來,朱元璋加入了郭子興所率領的起義軍的隊伍,憑借著自身過人的膽識和智慧,朱元璋屢立戰功,得到了郭子興的賞識和重用!更是將自己的義女也就是後來的馬皇后許配給了朱元璋,此時的朱元璋可謂是風頭正盛!
王氏前來投奔,叔嫂感動相認
一日朱元璋在賬中思考下一步的行軍計劃時,突然有士兵進來稟報,說外面有人求見,朱元璋一頭霧水地出來看是誰,發現來者居然是數年未見的大嫂王氏和幾位后輩。王氏見了朱元璋,哭著喊了一聲「弟弟」,朱元璋聽了以后,一時之間是情難自抑,失聲痛哭了起來。原來,朱元璋離開家后,王氏繼續過著艱苦窮困的生活,每天為了溫飽發愁,後來,聽說當年被她送到寺廟里當和尚的小叔子如今已經成了名震一方的義軍將領,感到非常驚喜意外,便帶著一家人趕來投奔。
面對多年未見的親人,朱元璋喜不自勝,讓他們隨軍住下,命人好生照料,王氏也終于過上了溫飽不愁的生活。後來,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戰,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勢力,更是當上了威風八面的開國皇帝,對王氏也依然敬愛有加,過了這麼多年苦日子的王氏終于迎來了皇親國戚的生活,真可謂是苦盡甘來!可又為什麼說朱元璋讓王氏留了一輩子淚呢?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王氏的兒子朱文正!
享一輩子福,卻又流一輩子淚
當時王氏投奔朱元璋時,帶來了自己的兒子朱文正,對待這個侄子,朱元璋也是關懷備至,還經常親自教他武藝。朱文正從小過的也是窮困的日子,錘煉出了堅毅勇敢的性格,而且頗具軍事天賦,跟著朱元璋立下了不少戰功,尤其是在洪都保衛戰中,朱文正率領手下的將士們頑強抵抗,哪怕城墻都被攻破了幾處也毫不退讓,拼命為朱元璋爭取時間,最后終于贏下了這場攻防戰。
然而,這場戰役既是朱文正的揚名之戰,也是他不幸的開始。原來,立下戰功的朱文正卻沒有得到朱元璋的封賞,反倒是其他將士們都受了賞賜,朱文正心里就感到非常憤懣不平,慢慢地體現在了行為上,他放任手下的將士們不管,還打算去投靠張士誠,此事被按察使上奏給了朱元璋,稱他居功自傲,且圖謀不軌!
一向多疑的朱元璋聽了以后立刻對朱文正起了疑心,坐船來到朱文在這里,因為他來得突然,朱文正沒來得及提前迎接,顯得有些慌張,這在朱元璋眼里卻成了他有異心的罪證,于是,朱元璋就打算除掉他,不過,朱元璋的妻子勸阻了他,稱朱文正只不過性格比較剛強罷了,不至于處死呀!聽了這話,再加上考慮到王氏,朱元璋便沒有殺朱文正,只是將他軟禁了起來。可是,對朱文正來說,軟禁同樣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啊,明明立下這麼大的戰功,卻被這樣對待,換誰恐怕都無法接受。就是在這樣的壓抑中,朱文正很快就抱憾而終了。
王氏看到自己的兒子遭遇這樣的坎坷,最后更是先自己一步離開了人世,心中也無比悲戚,整日整日地以淚洗面,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丈夫早亡,她含辛茹苦地把幾個孩子養大,可唯一的兒子卻因為軍功卓著招來了小叔子的忌憚,被囚禁至死,如果當初知道是這樣的結局,她寧可不來投奔朱元璋!只可惜,不幸已經發生,王氏流再多眼淚也換不回兒子了。朱元璋不認為自己提防朱文正有什麼錯,畢竟他是為了保住皇位,但是侄子死了還是讓他覺得對王氏有愧,所以也盡可能地彌補,給了王氏和朱文正的幾個孩子享不盡的榮華富貴,這便是多疑而又重親情的朱元璋所能做出的最好選擇了。
結語:
王氏來投奔朱元璋的時候,并沒有想到之后能看到這個小叔子成為九五至尊、開國皇帝,更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兒子就死在他手里,雖然朱元璋給了她此生的榮華富貴,卻也拿走了她此生的眼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