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很少會有王朝在定都后還選擇遷都。像曾經朱棣遷都北京,即便有正當理由,也受到了極大的阻力。
守舊固執的官員們堅持認為,遷都不僅會耗費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同時也是一個不祥之兆。
但歷史上的商朝,卻是頻繁遷都,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他們難道是在躲避什麼嗎?
夏朝最后一位君王名為夏桀,和商朝最后一位君王紂王一樣,都以荒淫殘暴出名。荒唐了一生后,最終由商湯率領眾多部族,一同將夏桀主導的夏朝推翻,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商朝。
讓史學家們感到疑惑的是,商朝自從建立之后,總共遷都五次,而建立之前,他們也曾經遷都八次。
東漢張衡所著的《西京賦》中就曾提到:「殷人屢遷,前八后五」,一直到商朝最高統治者盤庚即位,并將都城遷到殷地,商人這才總算是消停了下來。
可商人頻繁遷都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曾有史學家推測,就當初商人生活的地方來說,或許是為了躲避洪災。
在不了解各地具體地理形勢的情況下,不得不進行一次又一次的遷都。
但實際上,商人怎麼可能預料的到哪里會發生洪災呢?遠古時期的人類生存模式,純粹就是聽天由命。
何況盤庚之前,一位名叫祖乙的君王也曾遇到過洪災,但他就沒有因此選擇遷都,反倒是既來之則安之,還盡力安撫著國家民眾,這也說明洪災并非關鍵原因。
此外,夏朝都已經滅亡,商朝遷都之舉,也并非是為了防止夏朝的報復,雙方的發展情況都不一樣,夏朝即便重現天日,多半也不是商朝的對手。
事實上,商朝君王之所以會頻繁遷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商朝君王為解決內部權力爭斗問題,不得不前往新的都城中,重新發展并壯大自身勢力。
后人都已經習慣了嫡長子繼承制,這種繼承模式,可對于商朝的古人而言,這種繼承方式還是太過前衛。
在不了解這種較為「先進」的制度的情況下,所有商王的王子,都可以參與到最高統治者的競爭中去。
最終的勝利者,雖然笑到了最后,可難免其他競爭對手的勢力,依舊會處處針對他。
甚至以憑借壯士斷腕的勇氣,直接和商王「極限一換一」,那商王根本找不到地方說理。
無奈之下,只好通過遷都,遠離這些反對自己的勢力,在全新的地方展開發展。只要名義上自己是商王,發展的速度和效率就不會低。
其次,則是其他一些遷都的商王,他們或許不擔心族內勢力的競爭,但他們的確有著開疆擴土的宏圖偉愿。
為了讓商朝占領區域更大,影響面積更廣,商朝君王寧愿舍棄曾經奢侈且安逸的生活,追求更廣闊、更精彩的未來。
古人的開拓之志,絕對不容小瞧。在無數商朝君王的努力下,商朝的版圖,也一直不斷擴大著。
至此,「商人」遷都的原因基本已經找到。而這一原因,與歷史上其他王朝遷都的原因,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便可以討論另一個問題,即遷都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大臣、百姓認為遷都勞民傷財,天怒人怨,是不好的跡象。可對于統治者來說,倘若遷都能夠更好的維護自身統治,再怎麼艱難也必須遷都。
像漢朝董卓遷都長安,這算是歷史上最殘酷的一次遷都,甚至無數百姓死在遷都的路上。可董卓為確保自身安全,從來不會顧忌這些。
至明朝朱棣遷都北京,則完全又是另外一幅光景。朱棣之所以遷都北京,正如夏朝君王一樣,其一是政治上的「躲避」。
即便已經攻占南京,取得了皇位,可朱棣在北京經營數十年,相較于南京城內眾多反對自己的聲音,朱棣自然更愿意聽到北京城內的支持。
其二,則是軍事上的考量,商朝君王們是為了開疆拓土,朱棣則是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從北京出發,五征蒙古,絕對是了不起的成就。
當然,除商朝君王和朱棣等人有不得已而遷都的原因外,歷朝歷代的君主,都會在這件事情上慎重考慮。
畢竟遷都所造成的影響,并不是每一個王朝都可以承受。
視遷都為兒戲,上天也會視統治為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