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八騎很神秘?雖然只有18個人,但行蹤不定,殺傷力極強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人們對特種兵的印象都是單兵作戰能力極強,具備一些格外擅長的特殊作戰技巧。

由于中國古代的暗衛、部分特殊部隊也存在這樣的特點,因此一部分人也將暗衛等古代部隊組織當成「特種兵」一般的存在。

而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 「燕云十八騎」,據悉它是由唐朝名將羅藝培養領導的一支戰斗力無比強悍的王牌騎兵部隊。

雖說 成員只有18人,但個個都是殺人好手。那麼你知道這支部隊究竟有多神秘嗎?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

影視劇小說形象

很多人對燕云十八騎的主要印象大多來自于相關小說和影視劇。傳說燕云十八騎的行蹤飄忽不定,他們總是 身著寒衣,腰佩彎刀,臉戴面罩,頭蒙黑巾。

另外 身上還要披上長長的黑色披風,除了羅藝以外,大概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

許是為了盡可能多攜帶一些武器,燕云十八騎都會 穿胡人馬靴,然后在 其中配上匕首等小型近戰武器。

一旦 需要遠程擊殺敵人,他們就會直接取下攜帶的弓箭,給敵人致命一擊。大概是因為騎射超絕,他們 每個人都只攜帶著十八只箭。

另外小說中對燕云十八騎的形容也非常有意思——他們 「快如風,烈如火,所到之處,寸草不留。強弓彎刀,善騎善射,以一敵百,未嘗一敗。」

并且他們 只聽命于主人羅藝,以號角為令,是 羅藝專門訓練來應對蒙古大漠草原游牧民族和東北各蠻族活動的戰士。

以一敵百

相比于其他唐朝軍隊而言,這支部隊堪稱「王牌」,前文我們也提到了,燕云十八騎均能夠以一敵百,而這一點在正史《新唐書》中也有所記載:

彼時正好有一支突厥騎兵入侵中原,羅藝作為北方邊境守將,在得到這一消息之后迅速帶領燕云十八騎前往應敵。

當時燕云十八騎主要擔任前鋒,在他們的沖擊下,突厥騎兵被打得狼狽不堪。至于羅藝帶著的另外數千騎兵,則主要負責撿漏和補刀,作戰任務非常輕松。

此戰結束之后,突厥騎兵一聽到燕云十八騎之名就怵得慌,多年未敢深入中原。而除此以外, 燕云十八騎還曾經在單獨作戰中剿滅數千人,戰斗力非常強悍。

忠心護主

只不過燕云十八騎的最終結局一點都不好,據悉在 公元619年羅藝歸順唐朝,被封為燕公,賜皇姓「李」,后來又晉封為燕郡王。

曾多次與劉黑闥部將高雅賢、蘇定方等人交戰,在唐軍統帥李神通被打得大敗那次,羅藝部隊死傷慘重,而 燕云十八騎則為掩護羅藝逃出,全數折損于蘇定方手中。

從這之后,歷史上便再也沒有關于燕云十八騎的記錄。不過在一些野史中顯示:

燕云十八騎之所以會消失在歷史上,主要是因為羅藝之后沒有什麼精力去再打造一支「燕云十八騎」,傳承斷絕之后,燕云十八騎也只能被留在歷史長河中了。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

2023/3/29 14: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