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杜甫為斛珠夫人賦詩
熱播劇《甄嬛傳》中有這樣幕:甄嬛在溫宜公主周歲宴上,被迫跳了一曲驚鴻舞,引來了滿堂喝彩,贏得了皇帝寵愛。
這驚鴻舞原是由唐代梅妃所創,驚才絕艷的梅妃被稱為斛珠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最為寵愛的妃子之一。不過,風華絕代的斛珠夫人卻結局凄涼、命運坎坷。
那麼,斛珠夫人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公元723年,福建莆田的江家迎來了一個女嬰,父母為其取名為江采萍,江家為閩南之地有名的醫道世家,其父為江家長子江仲遜。
江仲遜不僅繼承家中中醫絕學,更是飽讀詩書、取了秀才,是遠近聞名的儒醫。
唐代經歷了武則天這位女皇帝以后,風氣更加開放,很多開明之士并不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板思想,江仲遜便是其中之一。
也是因為如此江仲遜十分注重對于女兒的培養,從小就教授其四書五經、琴棋書畫。江采萍也不負父親的期望,聰慧善學的她小小年紀就會吟詩作賦、明達思辨。
自比晉朝才女謝道韞。
十四歲時江采萍出落得亭亭玉立,穿衣打扮都喜素色嫻雅,除了癡迷于誦讀詩書以外,她還愛梅如狂。
江采萍所居住的院落必須栽種梅樹,江仲遜為了滿足女兒的愛好托人從各地搜羅來不同的梅樹品種,栽種在江采萍的屋前屋后。
梅花盛開的時節,江采萍在屋內推開窗戶,就能看到盛開璀璨的梅花、聞到馥郁馨香。江采萍采摘梅花泡茶,并在梅樹底下讀書吟詩,可謂愛梅至極。
久而久之江采萍也如梅花一般高雅嫻靜、氣質脫塵,但凡是見過江家小姐的人無不夸贊,其猶如天女下凡、美貌絕倫。
閩南一帶的青年才俊皆是想要一睹江采萍的風采,求一首其創作的詩歌。十五歲及笄以后,前往江家求娶江采萍的氏族子弟踏破了門檻。
江家是世代清流的儒醫世家并不嫌貧愛富,江仲遜想要為女兒擇一門良婿,所以并不著急將女兒出嫁。
不知誰家兒郎有此福氣,能夠娶得江家女為妻。
只是未成想這一等反倒改變了江采萍的命運,讓她等來了入宮的機會。
唐玄宗最為寵愛的武惠妃因病去世,武惠妃一死李隆基傷心不已成日里郁郁寡歡。
後來李隆基又看上了壽王李瑁的王妃楊玉環,楊玉環畢竟是親生兒子的妃子,李隆基愛而不得、糾結不已。
唐玄宗身邊的大太監高力士出謀劃策,與其一直惦念楊玉環這位兒媳婦不如放眼天下,比之楊妃的美女定然能尋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隆基下旨命高力士為自己選美,高力士聽聞湖廣兩粵等南方地區美女如云便動身前往。
抵達閩南以后,高力士探聽之時多次聽人提起儒醫江家有一女兒,恰逢16歲的年紀如出水芙蓉、清麗絕倫。
為證實傳言非虛,高力士特意帶著禮品上門求見一番,在見到江采萍之后也驚為天人。 江采萍的氣質如孤立的寒梅,高雅脫俗、貌若天仙,李隆基的后宮妃嬪無一人能及。
見其少麗,選歸,侍明皇。
高力士當即向江仲遜表明自己的身份,為唐玄宗求聘江采萍入宮為妃。江仲遜雖然也忌憚皇室權力,但是他愛女之心不忍看著女兒入宮,便詢問江采萍的意愿。
江采萍對于名利看的十分淡薄,不過她不愿讓父親為難,隨后便寬慰父親:
進宮也未必是壞事,或許是另一翻天地。
江采萍答應入宮之事。拜別父親之后離開家鄉,跟隨高力士回到了長安,進入皇宮、面見圣上,開始了她的后宮之旅。
李隆基對江采萍一見傾心,眼前的女子清麗脫俗,不是仙女卻勝似天仙下凡,令唐玄宗神魂顛倒。
江采萍不同于一般的女子,她不單單只有外貌,才華也是萬里挑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所作詩歌不輸才女謝道韞,成為后宮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李隆基本身就喜歡樂曲歌賦,擅長音律樂器的江采萍就像是難得的知己一般,不但能和李隆基探討創作樂賦還能自編舞蹈,一曲驚鴻舞令世人驚艷。
李隆基如獲至寶,對江采萍喜愛至極,破格冊封其為東宮正一品皇妃,因江采萍愛梅如癡,還特賜封號為梅妃。
為了體現自己對梅妃的愛意,李隆基特意命人在宮中各處都栽種不同品種的梅樹,各地大臣更是為了討得皇帝歡心,搜羅奇珍異種的梅樹送入宮中。
除此之外,李隆基將宮中各處的亭台樓閣,改為「梅」字命名,又專門在梅妃的宮里修建了很多對坐的梅閣。
擅樂器、曉歌舞,尤愛梅花。
在霜冷梅開的日子里,兩人可以隨意坐在梅閣里賞梅飲茶,冬日寒冷時還可以煮一壺溫酒、對飲吟詩。
梅妃并沒有恃寵而驕,相反她對待下人和善寬厚,對待宮中其他妃嬪以禮相待,對待宮中的皇嗣公主也是愛護有加,正因為人品正直平以待人深受宮中內外的夸贊。
梅妃沒有承襲父親的中醫醫術,不過對于養顏護膚卻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她擅長將石斛和珍珠研磨以后,按照比例調配在一起,涂抹在臉上用來護膚,這是最早的漢方養膚之人。
梅妃也不吝嗇將自己收集的美容養顏的方子,告訴宮中其他妃嬪和公主,使得她更加歡迎,還被大家稱為斛珠夫人。
即使成為后宮最受寵的貴妃,梅妃始終沒有借助皇權提升自己家族的勢力,也沒有結黨營私,而是以國家大義為先、氣節如梅。
她時常督促提醒李隆基應以國事為先,不要一味沉迷享樂,百姓安樂、天下太平才是正事。
李隆基在梅妃的影響下,停止舉辦宴會,專注于朝政之上、勵精圖治,使唐朝在幾年間的發展突飛猛進到達了巔峰。
昔太宗有貞觀之治,百姓安樂,愿陛下也有開元之治。
只可惜,李隆基本就是喜新厭舊之輩,梅妃再好也有花期,花期一過再也無法吸引李隆基。
在高力士的計謀下李隆基終于得到了心心念念的楊玉環,楊玉環一入宮就被冊封為貴妃,李隆基將梅妃拋諸腦后,日日夜夜和楊玉環在一起、飲酒作樂。
李隆基徹底不務正業,自此不再上朝,還親自為楊玉環編寫《霓裳羽衣曲》,兩人在宮里奏樂跳舞好不快活,朝中大臣但凡是上奏勸阻者都被斥責。
楊貴妃性情傲慢、恃寵而驕,不將宮中其他妃嬪放在眼里,并且一再的要求唐玄宗冊封其家人。
她的三個姐姐都被封為一品夫人,品行不端的堂哥楊國忠也靠著楊玉環做到了宰相一職。
李隆基更是在楊玉環的請求下,將兩位公主下嫁到楊家,一時之間楊家雞犬升天成為朝中新貴,隨即楊家人變得目無法紀、魚肉鄉里。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于一身。
梅妃生性高潔,自然瞧不上楊玉環的所作所為,她認為楊貴妃此舉是在將李唐皇室往火坑里推。
梅妃寫了一首詩送與李隆基,諷刺其一味寵幸楊貴妃偏袒楊家,會使朝堂不穩、百姓遭殃。
楊貴妃知曉此事后心中記恨梅妃,便仗著李隆基寵幸自己幾次三番出言陷害梅妃,李隆基為了安撫楊貴妃下旨將梅妃打入冷宮、不再召見。
梅妃畢竟陪伴了李隆基十年光陰,宮中梅花綻放之時,多情的李隆基總是會想起當初和梅妃在一起時恩愛甜蜜的日子,可礙于楊貴妃妒悍不遜,李隆基不敢召見梅妃。
一日楊貴妃回家省親,唐玄宗召見梅妃去翠華西閣敘舊,不料被楊貴妃發現。
楊貴妃撒潑大鬧辱罵李隆基和梅妃,致使李隆基極其沒有面子,一怒之下將楊貴妃趕出了宮。
不過在楊貴妃出宮后不久,李隆基就感到內心失落,當晚就命禁衛軍將楊玉環接了回來。
梅妃自知李隆基的選擇,自己在他心中不及楊玉環萬分之一,心傷不已寫了一首《樓東賦》以寄她的滿腹委屈和無奈。
奈何嫉色庸庸,妒氣沖沖。奪我之愛幸,斥我乎幽宮。
李隆基雖然心中思念江采萍,但卻又懼怕楊玉環生氣吃醋,不敢再去見她。因心中有愧,便賞賜給梅妃一斛珍珠,梅妃拒收珍珠從而寫下了一首詩:
「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這一首詩表達了她的悲憤心情,或許梅妃早就明白,李隆基一位堂堂皇帝,因懼怕楊玉環而不敢見她,不過是因為他更加寵愛楊玉環,才如此偏愛與她。
自此以后,梅妃再也沒有見過李隆基,孤獨冷寂的在上陽宮中生活。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打著清君側,清除楊家的名義起兵造反。
李隆基貪生怕死也無君王的擔當,他悄悄地帶著楊貴妃姊妹以及一些心腹大臣從宮中出逃。
梅妃和宮中其他妃子毫不知情,在叛軍打到宮里時,才知曉李隆基早已帶著楊玉環跑了。
梅妃心中悲憤交加,十余年的感情不過是一場空,到最后自己愛的男人將其棄之如敝履毫無憐惜之情。
百官皆不知皇帝已出逃。
雖然李隆基不仁,但梅妃品行高潔卻不能任由自己受到叛軍的侮辱。
為保住清白和人格,梅妃穿著素衣,在上陽宮內投井自盡。奈何梅妃也猜錯了,李隆基這位多情又自私的男人,最愛的人不是楊玉環而是他自己。
在馬嵬驛,面對眾將士的不滿,為求自保李隆基命高力士勒死了楊玉環。
脫困的李隆基回到宮中,失去了楊玉環又想起了昔日寵幸的梅妃,便命人在宮中各處尋找卻遍尋不到。
原來當年梅妃投井以后,宮中受過其恩惠的太監不忍看到梅妃死無安葬之處,便將梅妃尸首撈出用棉被將其裹住,埋在了她最愛的一棵梅花樹底下。
李隆基得知消息以后悲痛大哭,命人將梅妃的尸首挖了出來,重新修建陵墓風光安葬,并在其陵墓四周種滿了梅樹。
李隆基此舉不過也是為了彌補心中愧疚,倘若他當初真的愛梅妃,也不會將其打入冷宮,逃走時棄之不理。一入宮門深似海,只可惜一位風華絕代的美人,短短一生凄涼悲慘。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文獻:《開元天寶遺事》、《梅妃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