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6年,西楚霸王項羽率領著軍隊一路攻進了大秦帝國的都城——咸陽。想當年,齊楚秦燕趙魏韓六國合力攻打秦國,尚且不得進函谷關。
卻不想被一個自幼不喜讀書的楚國貴族擊潰,自此,項羽成了天神一樣的人物,天下諸侯莫不敢抬頭仰望。
驪山腳下,耗盡民力所修建的阿房宮激起了楚人的憤怒,一把大火,致使後來被聯合國評為「天下第一」的宮殿淪落為一片廢墟。
自此以后,沒有人再見過阿房宮的繁華,他只存在于前人的記憶中,存在于后人的想象中,存在于古典書籍中。
據新近出土的資料顯示,阿房宮實際上是一座未竣工的工程,這個史實極其可靠,并非杜撰。杜牧在《阿房宮賦》極其鋪陳之能事,敘述了宮殿的富麗堂皇。
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翻譯成白話文:房梁上的釘子,如同糧倉里的糧食一般多;屋頂上的 瓦片,比天下百姓的衣服還要多。
話語里雖然有夸張的成分,但足以說明阿房宮的雄偉壯麗。
傳說,當年,秦始皇召集天下民工,長城、馳道和阿房宮等幾項大工程同時開工,民力豈能如此消耗?
在秦始皇在位期間,天下百姓恐懼戰栗,加上秦始皇的文韜武略,王朝平穩進行。各項工程得以進行,長城綿延萬里,自東邊的山海關到西邊的嘉峪關。
馳道縱橫交錯,運送天下物資。秦朝僅存在了十五年的時間,如此短的時間,完成兩項如此巨大的工程,實屬不易。
阿房宮又豈能修繕完畢呢?《康熙王朝》的主題曲里有這麼一句話,或許是始皇帝臨死前最想說的話:「我還想再活五百年。」
他又太多的事情的需要進行,一個偉大的王朝需要一個偉大的舵手。
為了給王朝選擇一個下一任合適的舵手,他派遣長子扶蘇到北方邊疆歷練,打算讓他在戰爭中成長,褪去一身的書生氣。
可惜趙高和李斯的合謀打敗了他的籌謀,大大秦帝國開始搖搖欲墜,不久楚國的兩位戍卒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掀起了反抗的浪潮。
阿房宮的工程就此擱置,再也沒有人提起。
網友們戲稱阿房宮為爛尾工程,爛尾帶有貶義的意味,嘲諷始皇帝沒能守住祖宗留下的江山。
這種嘲諷有著一定的道理,經歷過近代戰爭風云的許倬云先生說過一句話,可以做為嘲諷的注腳:我對偉人已經失去了敬畏感。
多少平民在為人千秋萬世的功業中,淪為了沒有姓名的白骨,粼粼白骨暴露荒野,無人埋葬。怪不得后人尊杜甫為詩圣,他沒有站在帝王將相的角度言說權謀詐變。
他只有一顆赤子之心,紛亂時代中他能感受到一封書信的珍貴,用顫抖的手寫下: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偉人的考慮的只有戰略 ,一個戰略的實施必然需要無數沒有名姓的平民的犧牲。一股腦地宣揚獻身精神,有時候就是給平民抽食精神鴉片。
長此以往,平民就會如同《三體》里所預言的那般,被按上思想鋼印,一旦成形,平民就會千人一面,方面上位者的利用。
多麼恐怖的事情,許倬云先生曾見到過一具又一具年輕的尸體變得四分五裂,那種劇烈的沖擊感使得他根本無法抵擋住與生俱來的同情和使命感。
他拋棄了固有的束縛,在歷史的海洋里尋找生命的意義?到底宣揚何種思想有利于人類的進步,實現個人的抱負?還是犧牲個人,融合時代的洪流?
最終他選擇了前者,他的學生著名作家王小波也選擇了前者,立志成為一名「特立獨行的豬」。
定下了平民生命的意義,接下來再說回始皇帝的選擇。七國就非得統一嗎?天下一定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嗎?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背后是否是藏著一個巨大的謊言呢?從表面來看,中華民族一直分分合合,表象足以使得后人總結出這樣一個結論。
切莫忘記《三國演義》是一部通俗小說,宋朝時期是以話本的形式存在。
所有的結論必須立足于平民掌握的史實,一旦結論過于深奧,一旦結論不符合主流思想,說書人就沒了收入,就會遭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災禍。
有些話無法言語得過于直白,秦始皇焚書坑儒不就是一個明證嗎?後來毛潤之先生和郭沫若討論儒門的《十批》和秦始皇的焚書坑儒。
郭沫若言說了孔門的偉大,潤之先生說他有書生氣,儒門的創始人——孔子,一生奔走各國,到死都沒有實現人生最終的理想,足以說明了理論的錯誤。
郭沫若表示那是時代的問題,不是孔子本人的問題。潤之先生又回道:「商鞅為何能成功呢?吳起又怎麼成功了?到底是時代的問題?還是個人的問題。」
郭沫若只能無奈地回了一句:「求仁得仁而又何怨乎!」
夫子人格之偉大與強悍,足以為后代無數落寞失意的人物提供一方精神的家園。
潤之先生明白郭沫若為文人,與自己的站位不同,于是送給他一首詩——七律《讀封建論》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祖龍魂死業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讀唐人封建論,莫從子厚返文王。
至此,有一個無法言說的結論呼之欲出。由此看來,稱呼阿房宮為一個爛尾工程,實在是實至名歸,而聯合國的舉動又從側面再次證明了許倬云先生的話語。
再次奉勸各位,切莫過分地崇拜偉人,他們之所以為偉人,是因為他們不過分信奉前人的話語,會永遠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因而,他們才能提出獨屬自己的思想,有了一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