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扶不起的阿斗」,妳可知這是對誰的評價?
其實這正是三國時期的后主劉禪,世人常批判他昏庸無能,給人的感覺癡癡傻傻。
可在諸葛亮臨終前,他卻只問了諸葛亮一個問題:妳死后妳的家人怎麼辦?
這句話不禁讓諸葛亮大悟,原來阿斗的傻都是裝的。此話何講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劉禪,乃劉備之子,是劉備之妾室甘夫人所生。據說夜里在甘夫人生下劉禪之時,屋頂突然飛來一只白鶴,高鳴40余聲。
從某種迷信角度來看,這或許是上天給的旨意,劉禪就是未來的「天選之子」。
果然,後來劉禪真的在位40年。
而劉禪乳名為阿斗,也是甘夫人做了一個夢夢見仰吞北斗,所以為其取名為阿斗。
不知阿斗這個名字是否吉利,「斗」字的確暗示了阿斗的命運。
劉禪出生的時候,正是他的父親劉備打天下的時候。
劉備的一生可謂是在戰爭中度過,官渡之戰失敗后,他投靠劉表,雖然劉表對他有知遇之恩,但是苦于沒有機會大展身手。 于是他廣納賢才,時刻想著厚積薄發,從而反敗為勝。
在投靠劉表的幾年內,發生了一件大事,對日后劉備有了極大的幫助。
眾所周知,三顧茅廬的主人公是劉備和諸葛亮,劉備一心想興復漢室,于是他到處求賢納士,希望找到更多的賢才跟他一起打天下。
有人向他推薦,說是有一人名叫諸葛亮,他才華橫溢,又有見識,于是劉備和關羽還有張飛一起帶著禮物去拜訪諸葛亮,誰知不湊巧,三人達到他的茅屋之后,發現諸葛亮不在家,三人只能掃興而歸。
不久,三人再次拜訪,結果天不遂人愿,又沒有見到諸葛亮。
第三次,劉備還想再去,張飛和關羽攔住他,說是不需要劉備親自去,他們前往即可。劉備呵斥二人后,三人又再次前往。
這一次,諸葛亮雖在家,但是在家睡覺,于是劉備沒有打擾,在門外一直站到諸葛亮起來。
諸葛亮見劉備誠意非凡,又是能干大事的人,于是欣然同意為他謀劃。兩人相見甚歡,劉備懇請諸葛亮出山,幫他打天下。
諸葛亮運籌帷幄,在劉備要被曹操打敗的時候,他說服孫權聯盟,共同抗擊曹操,使得曹操不敢輕易南下。后劉琦病死,劉備接管荊州大權,也是在這個時候,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
劉備一生都在戰爭,他人生的最后一場戰爭是東吳之戰,而東吳之戰的失敗直接導致了他生命的終結。
章武三年春,劉備病逝,特召諸葛亮到近前,此時他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的兒子劉禪,雖然他已經17歲,尚是一個成年人了。
他對諸葛亮說諸葛亮的才能勝過十倍曹丕,有他在一定能成大事。
原文表達如果覺得劉禪可以輔佐,就輔佐他,如果不能輔佐,可以做主替換他。這句話無疑是給了諸葛亮最大的權利。
諸葛亮只回了一句:「臣敢竭肱骨之力,效忠臣之節,繼之以死。」可以看出諸葛亮的忠誠。
后劉備告誡劉禪要像對父親一樣對待諸葛亮。
劉禪之后果然聽從父命,非常尊敬信任諸葛亮,但是等于是放棄了自己君王的權利。
遵從劉備的遺旨后,其實劉禪發現自己也樂得自在,因為諸葛亮大權在握,似乎沒有他什麼事情了。
世人都說劉禪是昏庸無能,不理朝事,現在想來,有諸葛亮這麼強大的丞相在朝,劉禪能干什麼呢?
怕是也只能養尊處優了,不知道諸葛亮是否明白這個道理,劉禪沒有用武之地,是不是也存在他這個丞相太優秀了呢?
為完成「先帝意」,諸葛亮鞠躬盡瘁教導劉禪。
首先,諸葛亮要求劉禪多讀圣賢書,特別給他增加了法家的一些代表作如《申子》、《韓非子》、《管子》。旨在教他依法治國,懂得權衡利弊。
畢竟在戰爭紛亂的年代,自保也是一門藝術。
而且在諸葛亮所做《出師表》中也能看出諸葛亮對劉禪的期許:比如「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告誡劉禪應當有遠大的志向,不要看輕自己,要善聽諫言,不要讓忠臣失望。
再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諸葛亮為劉禪推薦了忠臣良將,希望他遇事情能夠跟他們多商量,這樣可以彌補不足。
從《出師表》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諸葛亮盡心輔佐,一來是為了報答當年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同時也想通過自己改變當今混亂的局面。
可是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以前覺得兒時的劉禪聰明過人,現在怎麼看都覺得他在治理國家這方面并不上心。
在教導劉禪的同時,諸葛亮不忘完成先帝的另一個遺愿,即北伐!
劉備在世的時候就沒有北伐成功,諸葛亮自然應該奮力一搏,而且曹魏現在已經日漸強大,如果不先發制人,怕是只能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于是諸葛亮毅然決定北伐,在228-234年,諸葛亮先后5次北伐,但是成效甚微,只有一次取得成功,在他北伐的這些年,他一直派自己的心腹繼續輔佐劉禪。
當年,劉備在與吳國之戰中,已經消耗了眾多精兵強將,雖然諸葛亮修養生息,但是人員終究不足。其次,糧草不濟,據說有一次在糧草補給中,后方的人竟然因為喝多酒而誤了糧草。
眾多因素導致諸葛亮北伐失敗。
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諸葛亮終于倒下了,他雖沒有完成自己和先帝的遺愿,但是也算是力挽狂瀾了。
在諸葛亮臨終前,劉禪問道:「丞相百年之后,子嗣應該如何安排?」
看似簡單,但其實是劉禪對諸葛亮的試探。
畢竟丞相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他想知道諸葛亮是否有意將相位傳于自己的孩子?
怪不得諸葛亮后背發涼,看似平庸的劉禪竟然能問出這麼深遠的問題,他明白多年來劉禪一直對他心存忌憚,雖是遵父遺旨,但是劉禪心中并不是全然無想法。
諸葛亮回復道:「臣家中有八百棵桑樹,足以我子孫后代吃喝用度。」
這個時候,諸葛亮怕是才明白劉禪并不傻。
諸葛亮病逝之后,劉禪竟然還在位近30年,成為三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這個時候如果還說劉禪昏庸無能,只知道養尊處優,是萬萬不對的,要知道,諸葛亮病逝之后,他的心腹也已經有很多不在世的,如果不是劉禪靠自己的能力,是絕對不可能支撐這麼長時間的。
只能說諸葛亮教得好,劉禪也學得好,才足以堅持這麼長時間。
公元263年,魏國開戰蜀國,而這一次,劉禪直接選擇投降。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朝中大臣羸弱不堪,想戰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朝中投降派占比更大,而且對于劉禪來說,他的在位時間遠比任何一位君主都長了,所以他也無所求了。
劉禪被俘虜后,一次,在酒宴當中,司馬昭命人表演蜀地舞蹈,眾人落淚,只有劉禪歡喜非常。
司馬昭有意試探,是否還想回蜀地。
劉禪答:此間樂,不思蜀也。
因為他這一句話,司馬昭放過了他,并對他放下了戒心,死后封他為「安樂公」。
或許只有劉禪自己才懂失去家國的痛苦,但是如果家國已經沒有了,還有什麼比活著更重要的事嗎?
或許劉禪的樂不思蜀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