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的瑰寶,被一代代人、一位位文學大家拆開來剝析,卻依舊難盡得其意。
其中,《水滸傳》以神魔開篇,描寫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好漢,并以此位列四大名著。
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好漢,卻能鬧得整個大宋為之動蕩。
雖然最后這只草根起義隊伍終究還是淪落成了朝廷的馬前卒,被大宋朝拆分開來,一一送到抗金前線赴死。
但是梁山一百零八好漢的風采,卻屬實令人生敬。
在這些好漢當中,豹子頭林沖尤為吸睛。
作為最先出場的一批好漢,其被逼上梁山的經歷,為這個人物平添了幾分悲劇苦情色彩。
而在梁山對外戰事中,林沖也屢立奇功。
在宋江攻打祝家莊一役時,林沖生擒扈三娘,擊敗了祝氏三杰之一的祝龍。
林沖此時是喪偶狀態,而扈三娘雖是女子,卻又武藝不凡,而且容貌俏麗。
很多人看到這一節,都以為林沖和扈三娘會結為伴侶。
可偏偏到了論功行賞,分配戰果時,他擒下的扈三娘卻被分給了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的王英為妻。
那麼,已經是鰥夫的林沖,在活捉了扈三娘后為何自己不娶?而是看著扈三娘嫁給王英?
難道他真的是對扈三娘毫無想法,亦或者是過于軟弱?
實際上,林沖不是不想,而是惹不起梁山的這位好漢。
梁山一百零八將,其中大多都是遭受迫害,不得不上梁山以求庇護。
而林沖本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
,這般身份,其武藝自然不俗。
他在朝中雖算不得什麼大官,但也好歹是當兵中的佼佼者。
奈何林夫人生的一身美貌,被欺男霸女的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內看上。
自此,林沖的苦難不斷,以至于最終被逼上了梁山。
在梁山的擴張和對外征戰中,林沖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梁山與祝家莊一戰中,林沖便出力頗多。
祝家莊的地理位置和家族勢力,便注定了祝家莊要和梁山之間發生沖突。
祝家莊位于梁山附近的獨龍崗,此地還有李家莊和扈家莊兩個莊園。
這三個家族勢力都盤踞在梁山周邊,三個家族發展方向不同,也各有依仗。
為了生存,三莊往往是共進退,相互守望相助。
扈三娘便嫁給了友莊祝家莊,也因此和梁山對上了線。
至于祝家,他們在某種意義上,和梁山之間也有相似之處。
他們同樣擁有自己的武裝勢力,外來勢力和官府勢力在祝家莊顯然是比不過祝家家族上層。
而和梁山不同的是,祝家莊明面上還是隸屬于大宋天子旗下,也因此不會受到官府的敵視。
天下大亂之前,祝家莊一直是獨善其身,維護好自己的兩畝三分地。
對于梁山這幫落草為寇的賊人,祝家人打心底里是看不上的。
而讓梁山和祝家莊走上對立面的,卻是因為一只報曉公雞。
當時的梁山晁蓋是當家大哥,宋江位列老二。
隨著勢力不斷擴大,隱隱之間,梁山已經成了天下豪杰犯事之后的落草首選。
石秀楊雄兩人殺了給楊雄戴綠帽子的兩人后,便帶著時遷到梁山落草。
可沒曾想,經過祝家莊時,時遷給人家的報曉公雞偷了吃了。
本來此事可大可小,但時遷偷雞后還不認,兩方一番爭執后都上了頭。
祝家兄弟抓了時遷,石秀楊雄兩人倉皇逃跑向梁山求助。
此時,這三人沒一個真正在梁山落戶,就在外打著梁山的名號偷雞還耍橫,到頭來還跑到梁山尋求庇護。
按理來說,以梁山人的性子,該把兩人宰了。
可晁蓋本想這麼做,宋江卻將兩人留下,攬下了這份活。
宋江為這般小人出頭,無非為了三點。
一是自己剛剛當上二寨主,急需立威;
二是梁山也需要拓張,人氣越來越大的梁山不再滿足于這二畝三分地;
三則是宋江看上了祝家莊積累了幾輩子的財富。
為了利,梁山和祝家莊成了對家。
宋江此次打祝家莊,分了兩撥人馬。
一撥自己帶頭,其下有花榮、李逵等人,第二撥是林沖帶頭,其下也有秦明,戴宗等人。
盡管梁山勢大,但祝家莊卻是不俗。
一打祝家莊告敗,梁山諸人稍作停歇,便開始二攻祝家莊。
在第二次進攻中,扈三娘出場了。
扈家莊、祝家莊兩莊交好,扈三娘便是和祝家莊祝彪訂了親。
此次梁山攻打祝家莊,扈三娘作為未來的預訂兒媳,帶著扈家莊一支人馬前來支援。
梁山一方,王英見到扈三娘貌美,忍不住求戰。
可才打了十多回合,王英便氣力不足,手發顫了,槍法也亂了分寸。
眼見不敵轉身要逃,卻被扈三娘把右手刀掛了,緊接著提脫雕鞍,讓眾莊客齊上給活捉了去。
隨后,扈三娘愈戰愈勇,帶著眾人打得梁山諸人節節敗退
,甚至險些要帶著眾人抓住宋江。
而此時林沖登場,吼上一聲:「兀那婆娘走那里去!」隨后兩人兵刃相交起來。
林沖手持一丈八蛇矛,不過和扈三娘斗了不到十個回合。
林沖賣了一個破綻,騙得扈三娘將兩口刀砍向林沖。
隨后林沖用丈八蛇矛將兩口刀逼住,一個輕舒猿臂,款扭狼腰,直接將扈三娘拉下馬來。
隨后,林沖讓軍士們將扈三娘給綁了起來,將這個兇悍女子親自看押。
兩人同馬共騎,帶著一行人撤回祝家莊。
扈三娘被抓后,宋江命令手下人,火速將扈三娘送到自己老父親宋太公那看管。
手下都以為宋江是要娶扈三娘做壓寨夫人,便小心翼翼,一路送至梁山。
可等到梁山諸將得勝歸來,扈家莊上下也被李逵殺了個干干凈凈,碩大扈家僅僅剩下扈三娘一人。
宋太公將扈三娘收為義女,而宋江則是當著兄弟們的面,將扈三娘許給了自己的手下王英。
宋江在清風山時曾經許諾要給王英尋一樁親事,如今,將扈三娘嫁給王英倒也是理所當然。
眾兄弟稱好,而扈三娘只能「見宋江義氣深重」,勉強答應。
在電視劇《水滸傳》中,高俅第三次征討梁山時,扈三娘得知了林沖是此次的先鋒將。
她擔憂此行不利,在夜深人靜無人時拜訪林沖。
此時的扈三娘已經被宋江指定許配給了王英,而梁山一百零八將皆為兄弟,林沖作為王英的兄弟,扈三娘深夜拜訪,屬實不妥。
雖然為了避嫌,扈三娘帶上了孫二娘。
但是這般舉動,卻也是道明了扈三娘心中對當初擒拿住自己的林沖有著別樣的心思。
只可惜陰差陽錯,宋江亂點鴛鴦譜,將這個巾幗美人許給了王英這個猥瑣之徒。
這一段情節固然是電視劇的原創,但是從常理來看,比起王英,扈三娘更中意的應該是林沖。
首先,扈三娘自幼便習武,一手日月雙刀,尋常男子絕對在她手上走不過幾輪。
而她被強許的王英,在她手上不過是十多輪便被輕松拿下,可林沖卻能十合不到將扈三娘輕松拿下。
像扈三娘這種女子,自然是慕強的。
比起自己的手下敗將,林沖顯然更符合扈三娘心中的如意郎君。
其次,林沖一向是正派形象,昔日是十八萬禁軍教頭,因為不事權貴遭受排擠而被逼上梁山。
但王英卻是個[猥.褻]小人,貪財好色,身材矮小,算是水滸一百零八將中最讓人瞧不上的。
王英和扈三娘初次見面時,原著便這般描述王英為何出列對陣扈三娘:
「只見這王矮虎是個好色之徒,聽得說是個女將,指望一合便捉得過來」
為了美色而昏了頭腦,甚至武藝上連一個女子都比不過,這般人物,自然比不過林沖。
所以在林沖和王英之間,倘若有得選,扈三娘絕對會選擇林沖。
而對于林沖來說,林娘子面對高衙內的凌辱,寧死不屈,早已經自盡身亡,如今他已經是獨自一人。
古代有言:「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林沖這種曾經老實過日子的軍隊教頭,終究還是免不了想娶妻生子,也不至于無后。
其次,林沖這般高強武藝和性格,扈三娘美貌無雙而且又有主見能力,顯然是林沖的菜。
所以兩人之間算得上郎才女貌,天造地設。
最重要的是,按照江湖規矩,誰的功勞戰利品屬誰的。
林沖拿下了扈三娘,關于她的歸宿,林沖顯然是有話語權的。
可是,偏偏在扈三娘被許配給王英時,林沖卻是沒有跳出來說半個不字。
首先,這件事背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宋江的存在。
此時的梁山老大固然是晁蓋,但是宋江的勢力已經隱隱約約處于梁山第一的風頭。
林沖在此之前便因為武力高超,而受到原梁山寨主王倫的忌憚。
還是等到晁蓋等人上山入伙時,林沖受吳用激將,火并了王倫。
本來林沖殺死前任寨主,理應該是他來坐這頭把交椅的。
可是面對眾人的推舉,林沖卻不愿接受,反而是推了晁蓋上任。
盡管林沖沒有做成老大,但是他在梁山的威信依舊是居高不下。
為了避免惹得宋江晁蓋二人生出忌憚,再加上自己昔日殺死寨主之事在前,林沖不得不事事不出頭,盡量不受到兩位老大的猜忌。
其次,宋江此次將扈三娘許配給王英,既是在給手下好處,讓手下死心塌地跟著自己干,也是為了壯大自己派系的力量,吸引那些暫時沒有在晁蓋宋江之間站隊的兄弟入伙。
在宋江上山入伙,更多英雄好漢加入梁山之后,梁山的派系之別開始逐漸明顯。
一派是以梁山過去好漢晁蓋為主的陣營,另一派則是宋江的陣營,其他零零散散則是來自二龍山、少華山的小團隊。
王英便是屬于清風寨勢力,宋江拉攏住了王英,便能讓清風寨的三頭領都逐漸傾向于自己。
正是因為看透了宋江賜婚扈三娘給王英的真實目的,林沖才會默不作聲,不愿意卷進這一次派系之爭。
再者,宋江已經將這件事做的盡善盡美,讓人挑不出毛病,林沖如果此時跳出來反對,反而會落人口實。
在扈三娘被拿下后,宋江做的第一件事,是將扈三娘連夜送回梁山,讓自己父親宋太公看著。
這番舉動,被梁山諸人認定宋大哥這是看中了扈三娘,想要娶了這個美嬌娘。
當時雖然是林沖擒下的扈三娘,但自家二哥看上的姑娘,林沖自然也不能去爭奪。
只不過林沖沒想到的是,宋江此舉卻是在做一個曲線救國的事情。
按理來說,此時梁山之主是晁蓋,哪怕林沖拿下扈三娘不將此女讓林沖處置,也應該是送到晁蓋那邊看押處置。
可宋江先假意自己看上了扈三娘,讓父親看管,便是為了名正言順。
宋江回到梁山后,便讓父親收了扈三娘做自己義女。
而這時候扈三娘嫁給誰,怎麼處置,自然由宋江隨意處理,旁人沒有任何資格指摘。
所以,宋江將自己這個義女當成政治工具,換來清風寨勢力的支持。
盡管人人知道其想法,但哪怕是親自拿下扈三娘的林沖都沒有立場去反對。
只可憐扈三娘這麼一個巾幗美人,最后確實嫁給了王英這麼一個[猥.褻]小人。
在宋江一眾歸來時,扈三娘得知了自家被這梁山「好漢」殺了個干凈,而自己則是被以勢相脅,要嫁給王英。
原著描述中,扈三娘是「見宋江義氣深重」,只能答應下來。
但恐怕她不是看這對兄弟義字沖天,而是不得不從罷了。
作為水滸這本陽氣過重小說中的貌美女子,扈三娘的結局絕對算不得好。
而之所以世人同情,希望林沖與扈三娘結為一對,無非因為這個可憐女子的可悲命運。
水滸一百零八將,其中有多少當真是義薄云天,更多的,或許只是一群落草為寇的無恥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