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華與梅蘭芳
在新婚夜賴在原配房里的丈夫很是少見,而催促丈夫快去二房房里的妻子更是少之又少,這件罕事就發生在享譽國際的京劇大師梅蘭芳身上。
提起梅蘭芳,我們都知曉這位京劇大師在京劇方面的卓越貢獻,也可能知曉他拒絕登台給日本人表演的風骨。
卻鮮有人知道一直在背后支持著他的原配妻子。
在那個紛繁又破陳出新的亂世,有誰能想出男扮女裝進入戲劇后台的主意?
有誰能年紀輕輕決定為了丈夫的事業絕育?又有誰能有細膩獨到的眼光,幫助梅蘭芳設計髮型,改善戲服,改進妝容?
唯有梅蘭芳明媒正娶原妻,王明華。
王明華
出生于京劇世家的王明華,自幼就接觸到戲曲藝術,受其熏陶,自然就喜歡上了戲曲。
王明華聰明好學,少年時,戲劇的天賦與努力便在她的身上得以體現。
有才華的同時也生的眉清目秀,不僅贏得了鮮花和掌聲,也贏得了不計其數的追求者的青睞。
十九歲的王明華相親見到了年少有名的少年郎,十七歲的梅蘭芳。
梅蘭芳才華橫溢,長相帥氣,很早便吸引不少閨閣女子的目光,王明華便是其中之一,她深深地被梅蘭芳吸引了。
二人對于戲劇有共同的追求,也有許多的話題可講,這是命運的安排,不出意外,二人相愛,喜結連理。
王明華
京劇世家的王明華,不僅貌美,運氣也出奇的好。
本來是聽從安排父母的封建婚姻,卻意外收獲了一段美好的愛情,她自然是十分歡喜的。
但對于當時的梅蘭芳來說卻并非如此,梅蘭芳正處于谷底,經歷著人生中的黑暗時期。
梅蘭芳的嗓子經歷變聲期,無法登台,眾所周知,一副好嗓子對于戲劇人來說至關重要。
如果嗓子變聲不好,梅蘭芳的戲劇生涯或許就此落幕了。又加上親生母親的離世,梅蘭芳痛苦不已。
人說好的愛情會讓人變得更好,王明華的到來則使梅蘭芳的人生迎來轉機。
在王明華的悉心照料下,梅蘭芳的變聲期安然度過,又有了再次登台的機會。
梅蘭芳
王明華不僅上得廳堂,也下得廚房,梅家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條,她不僅養育子女,還幫忙料理梅家的家務事。
賢惠的妻子解決了梅蘭芳的后顧之憂,梅蘭芳也能更好地投身于事業,一心登台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王明華的聰慧使得她不僅止步于此。
婚后,她甘愿退出自己熱愛的戲劇生涯,做梅蘭芳背后的女人,但她把對戲劇的熱愛又轉而投向幫助丈夫的戲劇事業之中。
當時的行規,女子不得踏足后台,為了幫助到丈夫,她靈機一動,便開始女扮男裝進入戲劇后台輔助丈夫。
她有巧手也有巧思,為梅蘭芳設計舞台需要的假發,做工精致,連梳頭師傅都贊嘆不已。
唱戲的梅蘭芳
王明華也會注意色彩和花樣的協調搭配,搭配的戲服也更加精美考究,她還為梅蘭芳親手縫制戲服,配色和款式都十分出眾。
王明華的眼光獨到,又富有創新,她還大膽地改變了梅蘭芳的妝容,使得梅蘭芳的扮相更加出色,為他的戲劇添彩不少。
由此可以看出,王明華的才華不僅僅局限于一個料理家務的妻子,她同樣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幫助丈夫的事業。
這樣的女子完全可以發展出屬于自己的事業,讓自己的人生閃閃發光,但是她沒有,她遵從三從四德。
王明華的身上是保留著舊時女子的保守與封建的。
娶到這麼好的妻子,梅蘭芳自然十分珍惜,他對妻子的付出十分感激。
不論是戲館演出,或是出國演出,還是參加應酬,梅蘭芳都帶著妻子陪伴左右,足以看出梅蘭芳對王明華的重視。
梅蘭芳
因為梅蘭芳的事業漸盛,喜歡他的人也越來越多,梅蘭芳也會時常受到愛慕者的干擾。
作為演員,走紅之后,因為受到干擾導致事業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梅蘭芳的祖母便給王明華講明了這其中的利害。
王明華深思熟慮之后,便決定將梅蘭芳演出前的梳頭化妝等活都交給自己親自操持。
梅蘭芳十分信任妻子,王明華的才華和能力他都看在眼里,便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作為一個賢內助,王明華堪稱典范,不僅能夠幫助丈夫的事業,還要趕走丈夫身邊干擾他的愛慕者。
有了王明華在身邊的支持,梅蘭芳的身邊便清靜了不少。
只是王明華的生活全然沒有自己,她的身心都是為了丈夫。
梅蘭芳和福芝芳
為了丈夫的戲劇事業,她也很少能夠陪伴自己的孩子,一切都以丈夫為先,她也的確做得很好。
只不過,她的種種犧牲會得到一個好結果嗎?
命運會告訴她,也會告訴后人,失去自我的愛,結果究竟如何。
在這個時期,伴隨著丈夫的戲劇事業的發展,青春貌美的王明華也同樣意氣風發。
為了應付各種活動的出席,王明華也開始精致地打扮自己。
她是一個會盡全力去實現自己目的的女人,遇事果敢,好學善思,也懂適時做出改變,迎合潮流。
王明華常去綢緞莊選購衣料,皮貨,不同的場合會選擇相應的服裝和服飾。
王明華與梅蘭芳
她緊跟時尚,小襖和裙子都是時下最流行的款式,她也學會穿流行起來的半高跟的皮鞋。
她的珠寶會隨著場合和身上的衣裳而變更,因為她最喜歡碧綠通透的玻璃翠,她的胳膊上一直帶著一只翠手鐲。
參與活動以及接待國際友人時,王明華憑借著好眼光,以及自己在衣著打扮上的獨到見解,以典雅端莊的形象出現,獲得眾人的連連稱贊,讓人印象深刻。
王明華和丈夫有著共同的愛好,也有著共同的話題,每次回家梅蘭芳都會給王明華講他唱戲時發生的趣事,再去陪著兒女玩鬧。
梅蘭芳
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梅蘭芳的事業蒸蒸日上,家庭也和睦美滿。
王明華彼時是對生活的充滿熱忱的,她的生活可謂事事如她所愿,朝著幸福的方向奔去,可是為什麼後來梅蘭芳會另娶二房呢?
這就要從王明華做出的一個決定開始說起。
作為一個女性,她是果敢干脆的,作為一個妻子,她也一直以輔助丈夫為己任。
在梅蘭芳事業蒸蒸日上之時,王明華為了更好地照顧梅蘭芳的事業,不顧家人朋友的勸阻,毅然決定做絕育手術。
這種做法在當時可以說是相當前衛和大膽的,男尊女卑在那個時代依舊盛行,女子雖獲得了一些權利,卻始終作為男子的依附而生活。
傳宗接代便是女子的首要之事。
不過一個有著巧手巧思的女子,自然會相比尋常女子更加與眾不同,也有著普通女子不能比的堅持。
只是那時候堅持的王明華并不知道,她後來會為這個選擇付出沉重的代價。
王明華和福芝芳
在王明華做完絕育手術后不久,她和梅蘭芳的孩子因為染上蕁麻疹后過世,女兒兒子接連去世,給了王明華沉重一擊。
王明華的命運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母親,她十分悔恨沒能好好地照顧自己的孩子,甚至因為自己輔助丈夫的事業而無暇陪伴孩子。
這個打擊對王明華來說十分巨大,她臥床不起,精神萎靡不振,但是識大體的她卻反而安慰丈夫。
梅艷芳看到妻子如此傷心,也不敢將悲傷表露出來,還想守在她的床前陪伴她。
王明華擔心影響丈夫的演藝事業,仍然故作堅強地對丈夫道:「你忙你的去吧,別擔心我,我沒有事。」
傷痛之余,王明華又陷入困境,孩子沒有了,而她又做了絕育手術,無法再生育,而梅家有后是必須的。
王明華和梅蘭芳
想到當時所做的決定,王明華感到十分的懊悔,如果不是害怕懷孕影響她陪丈夫去到國外演出,她當初也是斷然不會做此決定的。
從這時候開始,似乎一直伴隨著她的運氣便隨她遠去了。
梅蘭芳也因為孩子的離去十分的傷心和自責,看著傷痛中的妻子,他對于要延續香火一事十分為難。
梅蘭芳是家中獨子,而梅蘭芳的大伯膝下無子,于是梅家延續香火的重任也只有梅蘭芳擔負起來了。
在那個舊時代,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王明華深知梅蘭芳需要有孩子,不僅是為了延續香火,也為了傳承京劇。
這時候王明華娘家給王明華出了主意,建議他們收養侄子王少樓做兒子。
王明華和梅蘭芳
但梅蘭芳思量許久,他考慮到自己才三十歲還能生,收養別人的孩子也有很多不便,便拒絕了收養的建議。
王明華知道梅蘭芳當然是更想要親生孩子延續香火,只得做出讓步,讓梅蘭芳另娶。
命運總是這麼無情,當初與梅蘭芳的相知相伴,王明華也存著同他相守一生的美夢,只是不曾想美夢破碎得如此之快,且無法挽回。
梅蘭芳的老師吳菱仙收了一名女弟子,名叫福芝芳,年芳十六。
有一次,吳菱仙帶著福芝芳去梅家索取梅蘭芳的劇本《武家坡》,王明華立刻注意到了年輕又秀麗的福芝芳。
梅蘭芳與福芝芳
福芝芳年輕健康,比自己小了十幾歲,看起來也文靜,并且同樣是學京劇出身,等嫁進來,也可以輔助梅蘭芳的演藝事業。
福芝芳的家里只有一個母親,家庭結構簡單。若是將來進了梅家,王明華相信自己也能夠和她好好相處。
思慮重重,王明華便有了讓福芝芳進梅家的想法。
而梅蘭芳也對自己的師妹福芝芳十分欣賞,欣然同意王明華的想法,打算娶福芝芳為妻。
世上有幾個女子能大度地將丈夫拱手相讓呢?
王明華的「自愿」不如說是無可奈何,一個自小就思想保守的姑娘,一個一直都深深地崇拜又愛慕著自己丈夫的女子,是不會同丈夫的決定反抗的。
1921年的某天,梅家托人去福芝芳家里說媒。
梅蘭芳人品和才華都無可挑剔,雖然已婚,但是福芝芳的母親在得知王明華不能再生育之后,便答應了這樁婚事。
福芝芳和梅蘭芳
只是福芝芳的母親也提出了兩個要求,她表示可以不要訂金和聘禮,但她的女兒不做二奶奶,她的女兒要與王明華同等名分,也就是要梅蘭芳明媒正娶她的女兒。
福芝芳的母親另一個要求是她膝下無子,只有一個女兒,希望梅蘭芳可以讓她和女個一同進入梅家,并要梅蘭芳為自己養老送終。
這些條件自然是為自己的女兒好的,只是對于王明華來講卻稱得上苛刻。
為了梅蘭芳的戲劇繼承有人,也為了梅家的以后,更是出于對梅蘭芳的愛,王明華同丈夫梅蘭芳一樣接受了她的條件。
王明華甘愿和一個小自己十幾歲的女子在家中平起平坐,同分一份愛。
就這樣,梅蘭芳迎娶了師妹福芝芳。
王明華和梅蘭芳
大婚之日,梅蘭芳明白自己還愛著王明華,呆在王明華的房里不肯離開,同王明華聊了許久。
而王明華一直都懂得識大體,也明白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心中再不舍也應該看開。
王明華便同以前很多次那般,善解人意的催促他離開,對梅蘭芳說:「走,別讓人等急了。」
于是便有了這樣的罕事,原配勸著丈夫去二房房里。
承受喪子之痛,又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丈夫另娶他人,王明華卻依舊能夠大度的催促丈夫去福芝芳房里。
王明華的后退,成全了一對情深意切的夫妻。
王明華和梅蘭芳
梅蘭芳與福芝芳婚后十分恩愛, 福芝芳與梅蘭芳本就師出同門,而且福芝芳年輕漂亮,王明華無論如何也都在年齡上遜色一截。
福芝芳與王明華以姐妹相稱,福芝芳主動承擔料理家中雜事,而王明華卻日漸消沉,身子也每況愈下。
福芝芳上進能干,因為自小就學習戲曲,沒有機會學習文化文字,于是她讓梅蘭芳給自己聘請了家庭教師,努力學習知識。
王明華卻整日沉浸在懊悔之中無法自拔,人也愈發的頹喪。
福芝芳很快懷孕生了第一個孩子,她聽從自己母親的話,將孩子抱給王明華,在王明華的屋里住了一個月。
福芝芳、梅蘭芳和孩子們
王明華對她讓子的舉動十分感動,在孩子滿月時,還把親手縫制的一頂帽子送給了福芝芳的孩子。
福芝芳在婚后的十四年里生了九個孩子,而每一次生子帶給梅家的是喜悅,帶給王明華的是無盡的懊悔和喪子傷痛的鞭尸。
王明華在喪子之后不再想著打扮自己,不再同先前那般喜歡追趕潮流,也沒有心情搭配衣服服飾陪著丈夫四處演出和參加活動。
而更殘忍的事實是,梅蘭芳身邊已有她人相伴,也不再需要王明華陪伴左右。
王明華常常失眠,半夜總愛驚醒,一坐就是到天亮,她的悲痛令她完全沒有胃口吃喝,也體會不到人世的美好了。
曾經那個常常女扮男裝熱切生活的女子從此消失于世間,留下的只有一具行尸走肉。
她陪著梅蘭芳東山再起,見證他的事業一點一點的有起色,幫助他梳妝打扮,成為國際上獨一無二的角兒,卻無法陪他共享繁華。
梅蘭芳
在持續的負面情緒影響之下,王明華患上了肺結核,并且久治不愈,全家人都為她感到十分的擔心。
王明華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怕自己把病傳染給家人,特別是家里的孩子,于是她便躲在房中不出來。
只是梅家也沒有給她相應的理解和尊重,梅家老小看到王明華就會躲,就連老媽子也會抱著孩子跑進屋里。
梅蘭芳和福芝芳
梅家的這些做法讓患病本就敏感的王明華備受刺激,也讓一直心系梅家的王明華心寒。
于是在護士的陪伴下,王明華離開了梅家,選擇去天津治病。
1929年,王明華在天津逝世。
梅蘭芳背后的女子,罕有人知的一生,終結在一個冰冷的年份上。
相比梅蘭芳在歷史上留下的濃墨重彩,王明華僅僅如星宿一般,一閃而過,卻留給人無邊的悵惘。
從一個事事如意的大小姐,到一個明媚高貴的夫人,再到一個病魔纏身,眼中無光的孤苦婦人,命運的莫測和無常,在她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梅蘭芳
樣貌,她有。才華,她有。見識,她有。氣度,她有。遇事的果斷勇敢,她同樣不缺。
可她的悲涼結局到底是因為什麼?
是因為她沒有自我的愛與犧牲?
是因為她從未想著如何為自己而活?
還是因為她僅僅想一心活成別人口中眼中大度得體,深明大義的賢妻?
聰慧的王明華尚且如此,世間還有多少的女子也曾這樣的度過一生,一生犧牲自我,只求愛的痛快,卻只得到一個潦草蒼涼的結局。
愛別人之前先愛自己是多麼的重要。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我對你付出的青春這麼多年,換來了一句謝謝你的成全,成全了你的瀟灑與冒險,成全了我的碧海藍天。」
從前,千千萬萬個王明華成全了她的梅蘭芳。
如今,千千萬萬個女子率性而活,只為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