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賬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
楊玉環、李隆基的愛情故事,在我國歷史上非常的有名,這樣一段「不倫」的愛情持續了16年,最后終止與馬嵬坡。
如今,雖然兩人的故事已經過去了千年之久,但是很多人對于這段故事的結局感到可惜,為這段愛情感到可悲、可嘆。
在《長恨歌》中,白居易這麼寫到:「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于一身」,足見楊玉環有多麼的受寵。
那麼,擁有后宮佳麗三千的李隆基,為何會專寵楊玉環呢?據悉,其中的原因之一與楊玉環喜歡吃荔枝有關系,而在千年之后的現代,一些人通過科學化驗得出了答案。
公元719年,楊玉環出生在蜀中,那時李隆基已經當皇帝七年了,兩人相差近35歲。楊玉環的高祖父是開國名將,只是在唐朝初年便被李世民殺了,由此家道中落。
不過,楊玉環卻得到了上天的垂簾,她從小她就長得非常漂亮,在音樂、舞蹈方面也很有天賦。 後來,楊玉環的父親去世,她便投靠了自己的叔父,如此便來到了洛陽城。
李隆基原本與楊玉環不會有什麼交集,因為二人一個在長安,一個在洛陽,巧合的是咸宜公主(李隆基的女兒)結婚的地點選在了洛陽,楊玉環也去參加了。
就這樣,15歲的她與當時的太子李瑁相識,兩人還一見如故,并在不久后成為了夫妻,生活也算是美滿。
畫面一轉,時間來到了楊玉環18歲的芳華,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唐玄宗最喜歡的妃子武惠妃去世了,他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之中。
當時,無論是在洛陽,還是在長安,18歲的楊玉環已經是出了名的美女,而這個消息也被高力士所知,進而傳到了唐玄宗的耳朵里。
李唐雖然是漢人天下,但是李氏家族多少也有一些「鮮卑血脈」,對于「兄終弟及、父死子繼」
這樣的倫理觀念,多少還是有一些的,比如李治就「繼承」了武則天,唐玄宗也是如此。看到楊玉環的美貌后,李隆基茶不思、飯不想,每天都想著怎麼將這個美女弄到手。終于,他想要了一個好辦法。
唐玄宗先是讓楊玉環出家為尼,同時還剝去了她王妃的稱號,不過在這段時間,玄宗皇帝經常與楊玉環私會,感情日益加深。
5年之后,唐玄宗連這一塊遮羞布也不要了,直接將她接進了皇宮之中,又為自己的兒子李瑁找了另外一個妃子,這樣的劇本可謂是千古第一家。
進入皇宮之后,楊玉環靠著自己的容顏與才華,將李隆基拿捏得死死地。一次,兩人因為慪氣,楊玉環回了娘家。
結果,還沒走多長時間,唐玄宗就受不了(思念)。于是,他便讓高力士將楊貴妃請了回來,足見這段兒女情長普通但很接地氣。
當然,李隆基對唐玄宗的寵愛并不止于此,曾經有這麼一句詩歌:「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如上述所言,楊貴妃出生在巴蜀之地,她從小就很喜歡吃荔枝,蘇東坡曾說她:「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可見她的愛好之深。
不過,長安位于陜西,距離巴蜀之地非常遠,而且那里的地理環境也長不出荔枝。為此,唐玄宗便利用朝廷的軍事資源為楊玉環運送荔枝,後來他聽說嶺南的荔枝更好,便選擇從嶺南「進貨」。
據悉,荔枝運送到皇宮之后,依舊保持著新鮮的狀態。以當時的科技水平、交通情況來看,這樣的手段堪稱大手筆,也足見勞民傷財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楊玉環一直能夠保持這樣的容貌,一直能夠得到李隆基的寵幸,其實與荔枝多少有一些關系。
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于營養的搭配非常的關注,更有一群科學家不斷研究這類知識,而根據這些人的研究發現:
荔枝中的營養成分非常的豐富,含蔗糖、蛋白質以及維生素A、B、C等,葉酸、精氨酸、色氨酸等也非常之多,這些物質對人體的健康非常有好處。
特別是維生素C,它有著很好的抗氧化功能,幫助女性美容養顏,膠原蛋白的合成也與它有關系,進而使得皮膚變得水嫩光滑,荔枝則含有豐富的這類物質。
荔枝中的維生素A,還有很好的抗衰老的功能。對于女性來說,它簡直就是天然的護膚品,青春永駐的必備水果。
同時,長期吃荔枝的楊貴妃,身上還會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清香,這種清香讓人聞起來心曠神怡,這也是楊玉環集「三千寵愛于一身」的秘訣。
可惜的是,因為過度寵愛楊玉環,間接導致了奸臣楊國忠的「獨大」。安祿山與楊國忠鬧矛盾后,便打著「清君側」的旗號,發動了安史之亂。
因為李唐王朝早已腐朽,再加上準備不及時,被安祿山的大軍打得節節敗退,繁華的長安城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為此,李隆基不得不帶著自己的后宮逃離。
只會,當逃離到馬嵬坡這個地方的時候,軍隊發生了嘩變,楊國忠、楊玉環則被推向了封口,成為了激化矛盾的點。
馬嵬坡前,面對數萬將士的威逼,李隆基只能將楊玉環處死。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長恨歌」的凄美愛戀至此結束。
回首往昔,楊玉環與李隆基的愛情一共持續了16年,從某個角度來說,兩人雖然是皇族中人,但他們的愛情更像是普通人家的婚姻,男歡女愛、打打鬧鬧。
在影視劇《楊貴妃秘史》中提到,楊玉環死后,李隆基對她的思念一直都沒有變過,經常會對著她早年的畫像發呆、回憶,實在是令人嘆惋。
如果楊玉環與李隆基的愛情發生在普通人家,或許他們的故事不能夠流芳千古,但是卻會有著美好的結局,可歷史沒有如果。
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