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詩人李清照的詩《夏日絕句》,其原意大體是人活著就應該做人中豪杰,就算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世人現在還在懷念項羽,因為他至死不肯茍且偷生退回江東。
然而,烏江邊上項羽雖死,但是項羽的族人、后人并沒有死,為什麼他們不起兵反抗劉邦的統治呢?這就不得不說漢高祖立邦后續高明的手段了。
世人總是稱贊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魄,也贊揚他與虞姬凄美的愛情故事,因為他是歷史中少有的英雄豪杰,既有錚錚鐵骨又有柔情似水一面。
以至于在后世項羽成為廣為流傳的千古佳話,也是詩詞愛好者和戲曲大家爭相引用的題材。在項羽的一生中,最為悲壯、也最讓他出名的就是他的烏江自刎。
那一幕讓世世代代人即便沒能親眼目睹,也能感同身受而潸然淚下,由此改編的影視作品《霸王別姬》一度成為經典之作,種種對項羽的塑造皆成就了其偉大而正義的形象。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反觀打敗項羽的劉邦,后世人評價其多為陰險狡詐小人的形象,然而歷史就是歷史,它的作用在于讓后人了解歷史文化并且吸取經驗教訓。
常言道:「以史為鑒可以知得失」,對于后人的評價當然要予以包容的態度,正如莎士比亞所說「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許多人皆傳言劉邦乃奸邪小人之輩,似乎只有陰險狡猾、詭計多端這樣的貶義詞才能形容他,但劉邦最后取得了楚漢戰爭的勝利并建立了西漢王朝。
項羽與高祖俱起,威力輕重,未有所定,高祖誅羽。
項羽兵敗垓下,后因無顏以對江東父老而放棄生機自刎烏江,很多人對其了解基本到這里就結束了,后續之事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值得一提的是,劉邦雖然擊敗了項羽,但事后對其的做法卻讓人大跌眼鏡。
項羽死后其尸體被眾人爭相瓜分,將士并以此拿來向劉邦邀功,而對于項羽的死相傳劉邦在他墳前痛哭流涕。不僅如此,漢高祖對項羽的族人不僅沒有趕盡殺絕,還給他們封官加爵。
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我們可能會一致認為劉邦是個有情有義且愛才之人,一改之前對他奸邪小人的誤解,但是事情并沒有說的這麼簡單。
劉邦雖然放過了項羽的后人但卻改了他們的姓氏,從此之后項羽的后人皆為劉姓,除此之外,項羽后人只要想封官加爵就要報「項籍」(籍在古代是貶義詞)。
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在古代,如果一個家族被賜予皇家姓氏那肯定是莫大的賞賜,但對于項氏后代來說意義卻不一樣。
兩個霸王爭天下,本來旗鼓相當的氏族地位,而且劉邦乃一介草民出身、項羽乃大將之后。
楚漢之爭,楚國一直處于強盛一方,最后不管因為何種原因而慘敗,作為項氏一族的后人又怎能心甘情愿?
在此情況下,賜予他們「劉姓」如同火上澆油一般,時刻提醒他們到底誰才是天下的主人。
劉邦這招很是絕妙,可謂「誅人先誅心」,放過與項羽有關之人一條生路,卻又斷絕了他們的文化傳承,即使項羽再怎麼厲害、不屈,但沒了傳承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歲月遺忘。
劉邦這招兒換其姓氏為己姓的做法,妙就妙在項羽死后,基本不費一兵一卒就收攏了項羽所控制的江東之地,畢竟江東父老皆以項家馬首是瞻。
劉邦對項羽后代的處理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謂眾說紛紜。
但通過史料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劉邦雖擅長使用計謀,而且相比項羽似乎顯得不太正義,手段也稍顯下三濫,但是他的內心卻深有遠見。
無論時間怎麼溜走、時代怎麼變遷,哪怕是現代的項氏后人在知曉真相的情況下,也不禁感慨成王敗寇,即使直接辱罵劉邦的陰險狡詐,但歷史卻以成敗定天下歸屬。
或許也因為劉邦這些「花里胡哨」
的小心思吧,所以很多人認為一代帝王之所以能統一天下,靠的僅僅是運氣而已,天時地利人和哪一個都傾向于立邦。其實,劉邦的身上也有很多優良的品德,只是因為項羽的光環太強了,所以才讓后人忽略了他。那麼,劉邦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從幾個故事或許可以體現出來。
《史記》記載劉邦農民出身,不比項羽從小生于帝王將相之家,常言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長壞境的不同也就注定了人物性格的差異。
顯而易見,劉邦和項羽的不同最明顯的就是其低調和隱忍的個性,本來楚懷王事先約定好「先破秦咸陽者王之」,項羽傲慢不遜的性格認為自己當之無愧。
但事實卻讓他大出所料,一直不被他當回事的劉邦卻先他一步進入了關中,項羽當然很不開心、更是不服氣,一怒之下擺下鴻門宴要殺了他。
劉邦深知自己兵力遠不及項羽,而且他早把項羽好大喜功的傲慢性格看透了,所以他使了一招兒借花獻佛,把本屬于他的立王機會讓給了項羽。
項羽這個人心機遠不及劉邦,他哪想的到劉邦的用意?項羽講究的永遠都是「俠肝義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那一套。
因此,面對劉邦這一深明大義的行為,項羽大為所動認為他一定是真心歸順。
大封天下時,項羽還封劉邦為漢王,并把漢中這樣戰略性要地額外劃給了他。
在楚漢爭霸中,項羽其實有大把的機會可以殺掉劉邦,但他沽名釣譽瞻前顧后,每次都錯過良機。
除此之外,劉邦還表現出知人善任的優良品德,劉邦旗下不僅有善于政務出謀劃策的蕭何、張良,還有善于帶兵作戰的韓信,更有像酈食其、陳平這樣的謀士人才。
相傳,劉邦初識酈食其就被其當頭棒喝!他率軍來到高陽并聽屬下說這里有個「狂人」,于是乎便讓其來見,剛進屋子酈食其就見劉邦正讓兩個女子為自己洗腳。
隨即他問劉邦是想幫助秦打義軍、還是幫義軍打秦?劉邦怒火中燒大罵道:
「你這迂腐的儒生,天下被秦害的還不夠苦嗎?你居然還要幫秦?」
對此,酈食其不卑不亢的說到:
「既然如此,你就不該這麼無禮的對待長輩」
酈食其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當時他已是六十多歲花甲老人,劉邦卻一邊洗腳一邊接見確實很顯無禮。
劉邦當時還是將,如果礙于顏面完全可以責罰酈食其的不恭,但他沒有而是立馬停止洗腳禮賢下士,重用酈食其。
再來看看項羽,鴻門宴上他沒有聽范增的話讓劉邦逃脫,最后還中了后者的離間之計對范增大肆,讓身邊唯一有實力的謀士一氣之下告老還鄉。
「豎子不足與謀」
《史記》曾評價劉邦:「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這一句話體現了劉邦的憐憫之心,亦或者說他外在所表現出來的憐憫之心。
相傳,在劉邦任沛縣泗水亭長的時候,有一次押送奴役去驪山服徭役,因為中途跑了一些,所以他索性把所有人都放了。
在此情況下,他自己也不回去了,干脆就在當地占山為王、伺機反秦。
這一大義之舉為其招攬了十幾名壯士,他們甘愿追隨劉邦,由此可見其實劉邦是一個很「社會」的人,雖然談不上心懷天下、禮賢下士,但他的一些外在行為卻讓人很受用。
對于他的一些負面典故,比如逃命時把女兒趕下車、在項羽以要烹他父親為要挾時,他居然說:
「吾與若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或許作為人父和子女他是不合格的,但自古忠孝難兩全,要成就他的政治抱負就要舍棄所有阻礙無可厚非,相比于項羽既要臉又要皮,劉邦則更重視實實在在的東西,什麼面子對他來說都是虛的。
偉人曾評判說出過這樣一句話: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這句愛便是要告訴戰士們,應學習劉邦的務時而不應該學習項羽的沽名,對于革命這個問題一定要堅持到底,并贊揚劉邦是位合格高明的政治家。
總的來說,至于劉邦為何沒有對項氏一族趕盡殺絕,是真的念及舊情還是別有用心我們不得而知,但事實卻時項羽死后,劉邦毫不費力就收攏了他的地盤,并且沒有遭到項家人的阻攔。
這便是劉邦,一個會耍心眼卻又有遠見的劉邦,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參考文獻:《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