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10月4日,北京《晨報》報道了一則新聞:前清端康瑾貴妃過壽,溥儀請了戲班子給這位太妃祝壽,又是唱八角鼓,又是耍雜技,還將清王室的王公貴族們都喊進宮一同觀看。溥儀又讓太監請了梅蘭芳、楊小樓、小翠花等名伶來漱芳齋唱戲。
那天台上和后台鋪滿了2寸多厚的花氈,漱芳齋戲樓熱鬧又華麗。
演出完畢之后,溥儀還將梅蘭芳喊到樓上,賞了他500大洋。
溥儀還和梅蘭芳說起,6月份建福宮那場大火,溥儀已經讓人清理完了,在這里建了球場,里面分為籃球、足球、網球等等,溥儀每天下午都會來這里消遣。
要知道1923年夏天的那場大火燒毀了130多間房屋,在紫禁城的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大火災。
不過這些在溥儀口中都是輕描淡寫的,在這樣熱鬧的壽宴上,死而不僵的滿清貴族們還在維持著表面上的體面與和諧。
外人并不知曉,看起來孝順的溥儀和端康太妃不久前曾大鬧一場,這位太妃在皇宮之中沉默隱忍多年,卻在晚年燃起了勾心斗角的心思……
端康瑾貴妃,也就是瑾妃,珍妃的親妹妹。
瑾妃出身滿族正紅旗,他他拉氏。
光緒十四年(1888年)農歷十月初五,珍妃和瑾妃都還沒有成年,就收到了朝廷懿旨,要將兩人封為謹嬪和珍嬪。
姐妹倆都送去宮中當妃嬪,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但懿旨下來之后一家人都沒有喜色,而是覺得禍從天降。
珍妃和瑾妃的母親是一個要強的女人,性格直爽,從不做趨炎附勢的事情,對權力、財富沒有多少貪欲。
珍妃深受母親的影響,從小敢說敢作,思想開放,又性格執拗。
早從她們被定下進宮之時,母親已經預料到珍妃會和慈禧不和,將來一定會闖下大禍。
慈禧的貪婪和狠毒,母親早就有所耳聞,在皇宮里面,一舉一動都是規矩,隨口一句話都可能引來殺生之禍,兩個女兒進去給皇帝做小老婆,挨打受氣都是小事,萬一鬧得沒命了豈不可憐?
而且,以后想要見女兒比登天還要難,母親怎麼可能不擔心呢?
從接旨那天到珍妃和瑾妃上轎,母親的臉上就沒有了笑容,一家人各個都很不安。
上轎子的那一刻,母親就坐在正屋桌子旁邊吸水煙,當兩個姑娘跪在她面前告別說:「額娘,我們走了。」
母親強忍住淚水,對著兩個女兒一人打了一個巴掌,對她們說:「只當給我沒生你們這兩個女兒。」
說完這些她就進了屋子,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面一天都沒有出來,也沒有吃東西。
珍妃和瑾妃都明白母親的不舍和痛苦,這一天說是辦喜事,整個家族的氣氛卻像是辦喪事一樣,每個人都是沉郁的。
即便過去了很久,家中提到珍妃和瑾妃依舊滿面愁容,一直到聽說兩個姑娘都被封了貴妃,珍妃也備受光緒皇帝的寵愛,家人才算是終于松了一口氣。
瑾妃在娘家的時候排行第四,珍妃排行第五,所以後來家里人喊她們「四主」和「五主」。
從她們進宮之后,家人就不敢在家中喊兩個姑娘的真實閨名,以至于家族的后人也不知道她們的真名到底是什麼。
珍妃和瑾妃,在宮中的境遇完全不同。
裕隆皇后,珍妃和瑾妃都是慈禧安排給光緒皇帝的,光緒帝一點都做不了自己的主。
這三個女人,光緒帝最喜歡的是珍妃。
裕隆皇后說起來是慈禧的侄女,但并不是特別得慈禧寵愛,她比光緒皇帝大三歲,容貌才華都不是特別出眾,光緒帝對她提不上喜歡,只能說是硬湊合的夫妻。
瑾妃從小就生活在珍妃的陰影之下,她在家中是長女,從小被教育要讓著弟弟妹妹,就是個本本分分委曲求全的人,要是嫁在普通人家,她賢惠溫良,又寫得一手好字,應該會受到丈夫的疼愛。
但光緒看多了這種規規矩矩的貴族女子,對瑾妃提不上興趣,一直到死之前對瑾妃都是冷冷淡淡的。
但13歲進宮的珍妃就不一樣了,她的容貌要比裕隆皇后和瑾妃漂亮很多,而且活潑可愛,琴棋書畫無所不能。
光緒一直生活在壓抑之中,慈禧給他挑選的人他原本都想冷漠對待,而珍妃如此優秀,讓他忍不住去親近。珍妃也給生活煩悶的光緒帶來了溫暖。
光緒對珍妃百般疼愛,平時在書房讀書寫字的時候,也會讓珍妃在一旁伺候著。
妹妹如此得寵,瑾妃從來沒有表現過一點點嫉妒。她離家之時就知道,她和姐姐一榮俱榮,只要珍妃得到皇帝的寵愛,她在皇宮中的日子就不會難過。
瑾妃不是傻子,不會去跟姐姐過不去,也不會跑去光緒帝面前說委屈。
而隆裕皇后就不同了,她對珍妃非常不滿,總是在慈禧面前搬弄是非,慈禧剛開始并沒有多干預珍妃和光緒。
隆裕這種低情商的處事方式讓慈禧感覺到厭煩,倒是珍妃讓慈禧很是滿意。
因為珍妃字寫得好,那一陣子慈禧要賜給大臣的福壽、龍虎等題字,都是珍妃代筆的。
她還有意培養珍妃的書法水平,指派才女繆嘉惠給她做書畫老師。光緒帝寵愛珍妃,瑾妃從沒有想過爭寵,但慈禧對珍妃的疼愛讓她的內心種下了一顆種子,她真正感覺到一個女人的權力對前朝后宮的影響。
她羨慕珍妃,更羨慕慈禧。
在珍妃最受寵的時候,還會代替皇后參加宮里的一些大典。
宮里規矩很多,皇后要穿盆底鞋,要走丁字步,一步一安,還要磕達兒頭。在請安和磕頭的時候,頭飾和耳飾都是不能亂擺的,磕頭的時候也要端端正正,不能太偏。
說起來也是諷刺,隆裕處處看不上珍妃,但這些規矩又學得不如珍妃好,大典儀式只能讓珍妃上。
珍妃能做這些,光有光緒皇帝的寵愛是不可能的,最起碼得到了慈禧的默認。
有一年夏天,慈禧要去頤和園避暑,臨走之時帶走了皇后和瑾妃,珍妃就這樣留在紫禁成和光緒帝朝夕相處。
如果慈禧剛開始就對珍妃非常討厭,是不可能將大典這樣重要的事情給她做的。
珍妃大膽開放,什麼新鮮事都喜歡嘗試,她喜歡拍照,慈禧也喜歡拍照,本來也算是個好事。
但珍妃買了照相機之后,拍照「不拘姿勢,任意裝束」,在自己住的景仁宮拍照也就算了,還在皇帝的養心殿拍照,珍妃平時穿著男裝在宮里走動,甚至會穿著光緒的衣服拍照,讓慈禧覺得丟了皇家的顏面。
珍妃命令一個太監在東華門外開設了一個照相館,這件事被慈禧知道了之后不僅封了照相館,還把這個為珍妃辦事的太監給活活打死了。
但這些都還是慈禧和珍妃矛盾的開端。
他他拉氏的后人說,珍妃被慈禧投井是因為珍妃痛斥慈禧賣國,她支持光緒帝變法,最后投井自盡。
而末代太監孫耀庭回憶說,珍妃被打入冷宮的原因,第一是賣官鬻爵,第二就是干預朝政。
在宮外,珍妃的幾個哥哥一直在給她活動,誰像當官就找她買,珍妃只需在光緒耳旁說幾句好話。
珍妃為什麼要這麼干?就是和慈禧學的。
根據當時宮里的老人回憶,珍妃賣過最大的一個官是上海道台,這件事連光緒都驚動了。只要送錢上來,就算是文盲,珍妃也會向光緒推薦,後來連光緒都連連搖頭,覺得不妥。
因為風頭太盛不知收斂,慈禧讓人把珍妃丟進了井里。
沒想到慈禧親自挑選的三個女人,只有低調到不起眼的瑾妃活到了最后。只不過因為受了珍妃的影響,什麼都沒有參與的瑾妃也受了廷杖,後來被降為貴人。
珍妃死的時候只有25歲。
謹小慎微的瑾妃明明知道妹妹的遺體就在那口井里面,卻連打撈都不敢。
慈禧大概是怕逼死珍妃這件事鬧出去丟人,從西安回來之后對外宣稱珍妃是免于洋人侮辱所以投井自盡的,給珍妃恢復了名譽。
這時候距離珍妃死亡已經有一年半了,慈禧下旨把珍妃的遺體撈上來。
那口井的井口很小,珍妃的遺體怎麼都打撈不上來,慈禧大怒,要對珍妃全家問罪。
珍妃的父親嚇得魂不附體,只能寄希望于神鬼,他擺上香案,又是燒香又是磕頭,求珍妃顯靈救救全家的性命。
後來總算把珍妃的遺體打撈上來了,珍妃的一條腿還是彎著的,家人將腿捋直了,也不敢給珍妃舉行什麼葬禮,直接草草葬到了西直門外的田村里。
而瑾妃一直到這個時候,才敢一個人悄悄來到妹妹溺亡的井前,燒了三天的香。
珍妃的死,對瑾妃的影響是很大的,她心中始終壓著一塊石頭,懦弱的性格讓她不敢為妹妹報仇,她也知道妹妹實際上是有過錯的,她對慈禧害怕到極點。
瑾妃的卑微和順從,讓慈禧懶得再找她麻煩。瑾妃終于熬死了光緒帝和慈禧,看到新帝即位。
隆裕皇太后年輕時對珍妃要多恨有多恨,可也是她最后下旨把珍妃的靈柩從田村移到了崇陵,也不知道她到底是為了保全皇家的面子,還是終究覺得珍妃是個可憐人。
一直到移靈的那一天,珍妃和瑾妃的娘家人才總算敢在珍妃墳前痛痛快快哭了一場。
1913年3月12日,溥儀晉封瑾貴妃為端康皇貴妃,隆裕太后病逝之后,瑾妃就成了撫養溥儀的養母。
如果隆裕能多活幾年,瑾妃和溥儀的關系也不至于這麼鬧僵。
瑾妃對溥儀管得很多,方方面面都有向是慈禧看齊的意思。她學會了毒打太監,利用太監監視皇帝的一舉一動,溥儀身邊的太監漸漸都換成了瑾妃的人。
這些都很傷溥儀的自尊心。
瑾妃對溥儀管教很嚴,一直到一天沖突大爆發,太醫院里一個叫范一梅的太醫被瑾妃辭退了,這成了壓倒溥儀的稻草,他對著瑾妃發了脾氣。
瑾妃為了出氣,將溥儀的祖母和母親都叫去,對著她們大發雷霆。
瑾妃很會拿捏溥儀的弱處,對著溥儀叫喊沒有什麼效果,但為難溥儀家里的女眷,溥儀一定會心服。
瑾妃這次發飆把溥儀的祖母嚇得夠嗆,帶著溥儀的母親給溥儀連連磕頭,請求他和瑾妃賠不是。
溥儀本來還是想要給家人出氣的,耐不住母親苦苦哀求,最后去和瑾妃道歉了。
溥儀的母親也是貴族出身,從小到大沒有被人這麼訓斥過,她個性要強,受不了這個刺激,回去之后就吃了鴉片煙自盡了。
瑾妃想學慈禧,奈何根本沒有慈禧的膽,溥儀母親的死把她嚇到了,她很害怕溥儀找她算賬,再也不敢對溥儀大呼小叫,變得格外隨和。
溥儀和瑾妃的關系有所緩和,可惜了溥儀母親的一條命。
一直到溥儀晚年,喊瑾妃一直是「端康」,從來不會喊一聲額娘,而且一談到她打宮女、太監就非常嫌棄。
除了和溥儀關系不好,瑾妃自己的身體也出現了問題。
宮中改制后,溥儀允許后宮的娘娘們的女性家人每年二月和八月進宮省親。
從前珍妃有一個貼心的宮女姓白,宮里人都喊她白宮女,珍妃被貶之后,白宮女受到了牽連,被趕出了宮。
白宮女出宮之后無依無靠,珍妃的娘家就收留了她。
瑾妃想念珍妃,很想見一見白宮女,所以瑾妃的生母和嫡母偷偷把白宮女藏在車里帶進了宮。瑾妃詢問白宮女珍妃生前所受的苦,心情更是沉悶。
母親告訴瑾妃,珍妃的遺物已經全部都燒掉了,家里也不會有人敢提,好像從來就沒有這個人一樣。
1911年,清帝退位,根據「清室優待條例」,皇族依舊可以享受一定的尊榮,生活上也享受優待。
即便清王權已經坍塌,宮中的妃嬪們還是要守著過去的規矩,瑾妃的生活依舊不自由,娘家人還是要按照舊制按時來宮中看瑾妃,到了晚上就必須回去。
40歲的瑾妃身體已經很虛弱了,還得了甲狀腺肥大病,眼珠子都突在外面。
1922年12月1日,溥儀大婚,在瑾妃的干預之下,溥儀不得不選婉容做皇后,這讓他心中煩悶。在大婚之前,他還要封端康皇貴妃為「端康皇貴太妃」。
溥儀大婚之后,瑾妃生了很長時間的病。娘家人趕緊去宮里面看她,她虛弱地說:「從皇上大婚,我就沒有好過,大婚那天用的是洋鼓和洋號,半夜里敲得我心都要蹦出來了,最近幾年我總感到不舒服。」
皇帝大婚都是午夜進行的,瑾妃在身體最虛弱的時候受到了驚嚇,即便如此,她也不敢出宮住在娘家。
大病一場之后,瑾妃更加想念自己的母親和娘家人,她為了每天都能見到母親,還想到一個主意,在景山東街東側中老胡同購買了一處房產,這套房子的院子很深,東院還有一個花園,花園上面有一座假山,假山上面有個亭子,只要站在亭子上用望遠鏡往南方看就能看到故宮。
所以瑾妃和母親約好了時間,一個人站在假山上,一個人在故宮御花園的亭子里面,兩人就這樣遠遠地看一眼。
這一看就是好幾年,瑾妃還是病倒了。
這紫禁城里面根本沒有瑾妃的血緣至親,多的是猜忌她的人,可她偏要在冷冷靜靜的宮殿里過完自己的一生。
母親站上小亭子再也看不見瑾妃了,心中太過傷心,也是一病不起。
瑾妃在皇宮里孤單單地熬了好多年,一直沒有機會回家省親,一直到母親辦70大壽的時候才借機回了一次娘家。
本來以為瑾妃回家可以和親人快樂地度過一段時光,而她一進家門就開始和家人解釋,她對珍妃的死很難過、很愧疚,她知道珍妃在臨終前所受的苦難,也知道慈禧的手段,不是她不想保護珍妃,妹妹屢次得罪慈禧,她要是還和妹妹一樣,整個家族都會受到牽連。
原來這些話,瑾妃在心中憋了20年,說完這些,她好像也沒有什麼念頭了,省親不久之后,瑾妃就病逝了。
而她的母親因為瑾妃的這些話傷心過度,一直癱瘓在床上,就吊著一口氣,家里沒人敢告訴她瑾妃的死訊,她也沒有熬多久就過世了。
而瑾妃的父親辦完妻子的喪事之后也因為傷心勞累而去世了。
當時很多人都說瑾妃不應該回家給母親祝壽,因為母親受不了娘娘的祝壽。
這時候馮玉祥回師北京,到處都是亂作一團,瑾妃家沒有人敢去宮里,宮里也就將瑾妃的靈柩停在了永和宮里。
一直過了好幾天,娘家人才被喊進宮,對著靈柩匆匆磕了兩個頭就走了。
瑾妃活到51歲,謚號為溫靖皇貴妃,她是最后一個葬入帝王陵寢的清皇家人員。
14年后,瑾妃的墓被盜墓賊當作珍妃的墓鑿開,墓內的珍寶被盜掘一空。無論是生還是死,冥冥之中,瑾妃的命運都會被珍妃影響。
瑾妃入宮三十幾年,從沒有一年是真正順心過的。珍妃雖然死得早,但她和光緒還有一段真情在,瑾妃一輩子謹小慎微,從沒有得到屬于自己的幸福。都說活到最后的才是贏家,瑾妃享受了榮華富貴,但愛她的人都不在身邊,她只能像金絲鳥一樣囚困在牢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