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
歷史長河在不斷的涌動,很多國家也經歷了從興盛到衰敗的過程,雖然這些國家沒有做到統一中原,但依然無法抹殺他們在巔峰時期的強大,遼國就是其中之一。
遼國是北宋時期的一股勢力,也是北宋最大的敵人,雖然遼國后來輸給了金國,成為了歷史的一部分,但是在遼國鼎盛的時候,頗有一統中原的勢頭,能夠做到這一步,和遼國幾位優秀的皇帝密不可分,其中關于遼興宗重用大臣張儉的故事,也流傳到了今天。
遼興宗是遼國歷史上的第七位皇帝,他繼位前,遼國的國力在遼圣宗的指導下突飛猛進,國泰平安,因此遼興宗自幼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早早的表現出成為一國之君的潛質,順利的成為了繼任者,登上了皇位。
不過可惜的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權力終究讓太多人犯了大錯,在遼興宗正式掌權之前,無數人都在惦記遼興宗的皇位,其中就包括他的生母蕭耨斤,她趁著遼興宗年幼開始掌權,甚至一度想著廢掉遼興宗,讓他的弟弟成為自己權力的傀儡。
不過遼興宗的弟弟卻不這麼想,他堅定地站在哥哥的身邊,還將這個計劃告訴了遼興宗,無奈之下遼興宗只能動用武力,解決這個心腹大患,不過這也讓眾位大臣發現了遼興宗的魄力,開始用心輔助遼興宗,其中就包括遼國歷史上著名的宰相:張儉。
人如其名,張儉作為一個宰相,除了出色的政績外,最大的特點就是樸素,為官清廉節儉。
張儉從血統上來說是宋朝人,但因為父輩早已定居在遼國,所以便投身于遼國的建設當中。
張儉比遼興宗大很多,早在遼圣宗時期,張儉就展示出了自己的能力,他是統和十四年的進士第一,早年是遼國的云州幕官,在位期間,政績斐然,但在很多時候,好官并不一定生活的如意,張儉為官十分的清廉,還拒絕任何形式的賄賂,這讓張儉在官員隊伍當中處處碰壁,如果不是政績好,張儉很有可能因為被排斥而丟掉官位。
不過在官場中,并不是所有官員都會排斥張儉,在看到張儉的能力后,節度使便將張儉推薦給了當時的遼圣宗。
在了解到張儉的能力后,遼圣宗開始重用張儉,還給予了張儉一個非常重量級的名頭:太師,負責教導未來的皇帝遼興宗。
對于遼興宗來說,張儉多年來給他的印象只有兩個:嚴肅、節儉,張儉在教導遼興宗之余,不停的和他說皇帝應該節儉,不能鋪張浪費,年少時的遼興宗也受到了張儉的影響,成為了一個幾乎沒有缺點的好皇帝,不過好皇帝也有「頑皮」的時候。
某次朝會,遼興宗就開始好奇,張儉就究竟是真的節儉,還是做個樣子給他看呢?于是他就出了一個餿主意。
為了測試張儉是不是像自己說的那樣節儉,他就讓下人偷偷的在張儉衣服上燒了一個小洞,如果一年之后張儉還能拿出這件衣服而沒有丟掉,就說明張儉確實很節儉。
很快,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張儉再次來到了朝堂之上,令遼興宗驚訝的是,張儉竟然還穿著那件衣服上朝,這瞬間勾起了遼興宗的好奇心,于是他命人偷偷查看張儉的衣服,發現那個洞被補丁給補上了。
帶著疑問,遼興宗就問張儉怎麼不換一件衣服來上朝,可張儉的回答卻讓遼興宗目瞪口呆: 「這件衣服老臣穿了三十年。」
這讓遼興宗目瞪口呆,他怎麼也想不到,身為遼國重臣,生活竟然如此節儉,為了保存遼國的顏面,他公然下令打開國庫,讓張儉直接進去挑選,不管是什麼寶物,只要張儉能夠拿著走出國庫,就算是給張儉的賞賜,可張儉在國庫里挑選了半天,最后卻只抱著三匹粗布離開。
對于張儉的選擇,遼興宗十分的納悶,為何張儉會選擇三匹粗布,根據當時張儉的官職,這種粗布張儉幾乎想買多少就買多少,雖然張儉的回答是他穿習慣了這種粗布。
但遼興宗后來命人調查才知道,張儉喜歡穿粗布并不是粗布有多舒適,而是粗布耐穿,只要保護的好,穿十年也沒有問題。
他之所以這麼做,就是為了救濟平民,他從當官開始,幾乎將全部的收入都用來幫助窮苦人,張儉的做法讓遼興宗十分的羞愧,雖然他常年受到張儉的簡樸教育,可實際上日常生活還是鋪張浪費的,從那以后,遼興宗反省自己,開始慢慢變得節儉起來。
除了節儉之外,張儉的個人能力非常優秀,還阻止了一場大型戰爭,原來在遼興宗時期,西夏與北宋發生了戰爭,這對遼國來說是漁翁得利的好機會,遼興宗便決定御駕親征,攻打北宋,為遼國開疆擴土。
可是此時的張儉卻有不同的意見,他趁著遼興宗來詢問意見的時候,張儉便建議這次遼興宗不要御駕親征,只需要派遣大軍和外交官前往交涉即可。
這不僅可以做到零傷亡,還能讓北宋增加歲幣等供奉。
果不其然,在遼國使臣劉六符前往交涉后,北宋不得不在原本歲幣的基礎上,每年額外增加銀十萬兩和絹十萬匹,這就是歷史上的重熙增幣。
這次遼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增加了相當于兩個州的稅收,大大增強了遼國的國力,由此可以看出張儉審時度勢的能力,雖然當時的北宋和西夏發生了戰爭,但國力尚存,如果貿然開戰,不僅會造成大量傷亡,也不一定可以開疆擴土,反而張儉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在保證了士兵沒有傷亡的情況下獲得了大量收益。
不過可惜的是,張儉雖然能力強,卻無法改變遼國的命運,遼興宗在位期間本就鋪張浪費,崇尚漢族文化,在張儉去世后,遼興宗的一系列做法導致社會矛盾加劇,這直接導致下一任皇帝接手了一個爛攤子,遼國也逐漸走向了衰落。
可以說張儉在世期間,就是遼國最后的輝煌,如果沒有他,遼興宗可能是遼國歷史上最大的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