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社會無論是地方官員還是朝廷大臣,分工都是十分明確的。作為文官自然是在內輔佐皇帝,穩固朝政,作為武官自然是在外作戰,保家衛國。尤其是武將,手握重權的他們本應該按部就班,遵從調度,但歷史上武將們卻不都是如此。
當年在三國時期,蜀國關羽因為抽調荊州之兵攻打襄樊之地被困麥城。當時派遣廖化沖出包圍向劉封多次求救,但劉封執意不肯出兵相救,最終導致關羽被俘就義,自身也因為見死不救而被劉備處死。
在后來明朝時期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當時正值明朝為危亡之際,崇禎皇帝向手握八十萬重兵的左良玉求救,但左良玉始終不為所動,堅決不派出一兵一卒,但在后來明朝滅亡之后,他又痛哭不已,這究竟是什麼情況呢?
左良玉的童年時期并不是很順暢,早年經歷喪父之痛的在叔叔的撫養之下長大,很早就獨立參軍,經過自己的一番努力之后當上了副將,通過幾次戰爭的勝利提高了他的名聲。
當時的明朝已經有了衰敗的跡象,等到崇禎皇帝繼位的時候,各地已經開始有了一定規模的農民起義,其中以陜北地區的農民起義規模最大。 對于這種不好的苗頭,明朝自然要起兵鎮壓, 左良玉自然也是被派遣去平叛。
不得不說左良玉在軍事方面還算是頗有才華,到河南之后沒多久,就取得了很多次大小戰爭的勝利,不乏幾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斗。所以軍中之人大都稱贊其智謀過人,手段不俗,崇禎皇帝在得知其戰果之后也對其進行了嘉獎。
左良玉對平叛有了更強的信心,作戰積極性也空前高漲,但是他并不知道,他很快就要向現實低頭,這股沖勁也維持不了多久。因為當時的左良玉只是一味地進行戰爭,并沒有探尋背后的原因。
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左良玉所在的地區之所以出現大規模的起義,不是因為有人想造反,而是當時連年的自然災害逼迫底層受災的人民不得不群起而攻之。
所以左良玉所謂的「剿匪除賊」無疑是給當地的人民生活再次火上澆油,直接導致更多的人淪落為賊寇,出現了一種越剿賊越多的場面。這種情況讓左良玉很是疑惑,戰斗意志也逐漸被消磨殆盡,此后的左良玉剿匪都會出現一種奇葩的現象。
那就是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走,具體情況決定于敵軍的具體數量和左良玉的主觀感受。比如有一次戰役,左良玉原本相約與另一位將領一同夾擊敵軍,中途突然感覺此次戰役在實力上不如敵軍,走了一半就直接下令撤退了。
重要的是,左良玉對這次的做法很是滿意,隨后將這種做法貫穿于之后的每一戰斗。
比如在后來與張獻忠的戰斗中,左良玉明明已經取得了關鍵性勝利,但是他并沒有下令追擊,導致其逃走,加劇左良玉與其他將領的矛盾,也為日后的失敗埋下惡果。
自從和張獻忠的戰役之后,朝廷中就已經有人對他不滿了,也包括當時的崇禎皇帝在內,卻沒有人敢直接指責。
因為上一次的實力保留,讓左良玉所能掌控的兵力到了一個非常恐怖的程度,且不說其敢不敢謀反,此后的平叛肯定要靠其出力。
所以崇禎皇帝面對其做法只能采取忍讓和安撫,于此同時還命令其出兵平叛。左良玉知道自己現在的勢力強大,對皇帝的平叛命令總是愛答不理,往往需要多次下令才肯執行,期間還不斷從中擴充勢力,收復降將。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這樣隨意的平叛戰爭,左良玉依舊秉持其「感覺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走」的戰略思維。每次出兵都是在縝密的權衡利弊之后,所以己方軍隊基本沒有什麼損失,后來數量達到恐怖的八十萬之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更加頻繁,在1644年的時候,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高舉大旗造反,瞬間引起了周邊反映。隨著起義軍隊規模的增大,大軍連克數城,目標直指北京,意識到這一點的崇禎皇帝慌了。
崇禎皇帝看著大軍逼近,只能選擇對左良玉下令,讓他火速帶兵勤王救駕,并且許諾了其豐厚的報酬,因為此命令十萬火急,所以左良玉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時間當即就準備出兵。
但很快軍中就出現了反對的聲音,他們指出此時雖然有八十萬大軍,但是有一半的人都是平叛過程中招降的烏合之眾,且不說在面對李自成的軍隊之時他們能否站在自己這邊,就算是盡全力也不一定打得過對面。
在聽到這話之后,左良玉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潛意識里認為這次支援是抱薪救火,作用不大,所以不打算出兵。許久不見消息的崇禎皇帝此時如坐針氈,只得再次下令,這次許諾了更加豐厚的報酬。
面對皇帝的多次催促,左良玉產生了一絲動搖,但始終還是有所顧忌,依舊沒有選擇出兵,而是畫大餅一般地送了一份作戰方略到北京,此時的左良玉完全不在乎「兵貴神速」這一要點,然而,這次戰略報告的送達并沒有等來結果。
因為在這一來一回的間隙,李自成已經抓住時機攻進北京城,無數大臣被俘,崇禎皇帝朱由檢只能選擇自盡謝罪。而手握八十萬兵權的左良玉,就因為對皇帝命令的棄之不顧而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國家滅亡,此后后悔莫及,大哭不已。
更加諷刺的是,朱由檢在位的時候還對這支畏首畏尾的軍隊大加贊賞,甚至將其領導者左良玉稱之為「大明忠臣」。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左良玉其實是個妥妥的投機者,他自恃手下軍馬眾多,所以遭遇戰事的時候會根據獲勝的可能性選擇是否投入。
不過最后一次他賭輸了,他自以為都城的兵馬還能撐一段時間,準備用拖延政策來提高自己的既得利益,但朝廷卻在頃刻間蕩然無存了,這是他想不到的,這種機會主義導致的國家滅亡也是他痛哭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