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中記載:「馬齊,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米斯翰子。」或許對于馬齊這個名字很多人會覺得非常陌生,但是如果要說到他的姓氏,絕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姓:富察氏。
到了馬齊的時候,富察氏家族剛好傳到第五代。由此也可見雖然是大族,但是其實家族的歷史并不能算是很長遠。和很多世家大族比起來,家底還是弱了一些的。但是富察氏家族是跟著努爾哈赤一起打天下的.
而后整個富察氏一族都一直跟隨著愛新覺羅氏的腳步的,所以整個富察氏的地位一直都不低。
當時康熙平定三藩的時候,馬齊的父親在這一戰中受了重傷,不治而亡。出于補償,康熙不僅厚葬了他的父親,還將馬齊以及其他三個兄弟安排到國子監讀書,成了蔭生。而也正是靠著父親的功勞,馬齊才能一路被提拔。
在他33歲那年,他一路提升到了二品大員的位置。如果單看這一段的話,只會令人覺得馬齊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靠著父親的蔭庇,他才能夠一路如此順利。 可是他后來的遭遇,就不只是靠著父親的蔭庇了。
在康熙讓大臣們推舉清廉的官員的時候,其中就有馬齊。而康熙也聯想到了富察氏為清朝做的貢獻,因為更加看重馬齊。馬齊和當時的于成龍一起查貪污案,康熙借著他倆查出的貪污受賄案,成功扳倒了明珠。
馬齊在扳倒明珠這件事情,明面上雖然沒有馬齊的功勞,但是他是出了大力的。而他也因此事而得到進一步的晉升,康熙也對他信任無比。在平定準葛爾的時候帶著他,委以重任;并且把自己的大阿哥交給他輔佐。
而在馬齊處理完山西虧空案以后,康熙更是封他為宰相。只可惜,在后來的廢黜太子一案中,他和佟國維一樣,預估錯了康熙的心意,以為真是要推舉新太子,結果康熙只是想找個理由,讓廢太子重新恢復太子身份而已。
這次馬齊栽了個大跟頭,被廢除一切職務不說,還差點丟了性命。好在康熙念舊情,保住了他的命。但是后來康熙又重新啟用他。吃了上次的教訓,馬齊再未參與過奪嫡之戰,只是默默做好自己的事情,對康熙盡忠。
而馬齊此舉無疑非常正確,雍正皇位坐穩以后清算黨羽的時候,并未為難馬齊,反而重用他。馬齊也感恩于雍正,盡心盡力為大清朝付出。只是此時馬齊年事已高,數次提出辭官,雍正都不同意。
而當馬齊于83歲再次提出辭官雍正好不容易允準的同一年,雍正也去世了。而弘歷當年還是阿哥的時候,就已經娶了富察氏的女子為正妻。因此馬齊病重的時候,弘歷帶著自己的皇后、孩子等都來探望馬齊。
馬齊病逝之后,乾隆仍舊追封他,給予他無上恩賜與榮耀。想馬齊這一生,當宰相30年,歷經大起大落,經歷各種浮沉,真是令人感慨。
馬齊這一生橫跨三個朝代。他為康熙盡忠、為雍正盡責,到了乾隆時期,他雖然想繼續為朝效力,只可惜年事已高又病痛纏身。 而他這一生無論是在哪一朝,都在為大清國盡忠,盡心。
康熙時期,他是康熙信任的肱股之臣,盡管他晚年犯了個錯誤,但是他本心上仍舊是為了大清國考慮,這也是康熙最終能夠原諒他的原因。而到了雍正時期,盡管馬齊之前曾支持過八阿哥,但是他后來并未參與奪嫡之爭,而是安分守己。
再加上整個富察氏對大清朝貢獻非常大,所以雍正也從未動過清算他的心思,反而還予以重用。并且在他辭官之后,給予他極大的榮耀。而馬齊也的確對得起雍正這番心意!到了乾隆時期,一來自己的皇后是富察家族的人。
二來馬齊一生都在為了大清朝忠心耿耿地付出!所以乾隆也給了他極大的榮耀!而且雖然馬齊自己沒有為乾隆做什麼,但是他培養出的后代為乾隆貢獻甚大。在他的帶領和教導下,整個富察氏的榮光前前后后加起來足足近兩百年。
而為什麼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并不出名呢?這是因為同時代的人物風頭太盛,光環太大,馬齊的風光都被遮掩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