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系列小品叫《賣拐》,說的是一個名叫大忽悠的人把一個原本挺健康的廚子一直忽悠地坐了輪椅,后來又主動上了擔架的奇葩故事。
要不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呢,其實在我們的現實中,像這種把人硬生生忽悠瘸了的事還真不少見,比如咱們的相聲博士李宏燁,他就遇到了《賣拐》里的大忽悠,且不止一次。
李宏燁是位工科博士,因喜歡相聲而加入了校園相聲興趣小組,后來被一名熱愛他的校友鼓勵,放棄了專業。后經一番折騰認識了姜昆。
姜昆對李宏燁挺好,給他的書寫了個序。
受到曲藝界頂級大佬的偏愛,李博士開始在一些電視節目中亮相,并受到一些知名人士的夸贊。
這個時候的李博士,顯然已經被贊美之聲陶醉得不能自拔了,于是他信心十足地去見郭德綱,希望以自己的驚艷讓郭德綱知道,中國相聲的未來,就是我李宏燁。
郭德綱沒有配合李宏燁,不僅如此,還從頭到腳潑了他一身冷水。
郭德綱的相聲水平,甭管主不主流,嘴上承不承認,心里都得服氣。
對于李宏燁來說,已經有了同學們和姜昆的認可,如果能夠得到郭德綱的綠卡,那就真的等于登上人生巔峰了。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郭德綱不但不認識他,甚至說他的相聲根本就不是「玩意兒」。
直截了當毫不留情的否定讓李宏燁覺得顏面盡失,面對失敗,他的表現眾所周知,在此不做贅述。總地看來,有點像一只氣急敗壞的哈士奇。
當下,李宏燁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直播間里跟愛逗悶子的網友們抬杠。
說真的,每每看到他浮腫的眼皮,胡子拉碴的面容,聽到他嘶啞無力的聲音,語無倫次的表述,老青年的心里,就會有一股莫名的心酸。
要說李宏燁的相聲之路,起步并不晚。
高中畢業,他去一家茶館聽了幾回相聲,覺得這玩意兒挺適合自己,于是便研究琢磨了起來。
說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客觀講以李宏燁的口齒,氣息,等天賦方面來說,相聲真的并不適合他。
當然他自己并不這樣認為,他不但不覺得自己天賦差,反而認為比絕大多數人都優越,甚至把自己當做是奇才一枚。
有人說李宏燁太過自高自大自負,我覺得沒說到根上,以老青年的經驗,他這是病,是「自我認知神經衰弱」。
必須聲明,「自我認知神經衰弱」這個病名是老青年發明的,未經允許不許盜用,否則罰聽一個月李宏燁的相聲。
以聽一個月李宏燁的相聲作為懲罰,不過是句玩笑。以我的體驗,聽他說相聲就像聽跑調的人唱歌一樣,那種體驗很難受。
李宏燁的相聲為什麼不好聽,一是因為他壓根就不具備這方面的天賦,二是因為他沒有系統學過相聲,既不會傳統相聲,也不會所謂的新相聲。
李宏燁口口聲聲說自己愛相聲,心里其實卻并不把相聲當回事,他覺得相聲只要掌握了公式,什麼說學逗唱,都可以扔掉不要。
由于自我認知神經衰弱的緣故,李宏燁根本不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在直播間里,他經常說著說著就飄了起來,那副架勢,仿佛已處于相聲行里的巔峰——
如果給時至今日還活著的相聲人進行一次排名的話,他最次也得排第二。而且這還是他主動謙讓的結果,若不是有姜昆,他得排第一。
客觀講,那次上節目,假如郭德綱也能對他像校友以及各界人士一樣給些贊美,別讓他的小臉兒掛不住的話,他會把第二讓給郭德綱的。
提一個問題,您認為李博士聰明不聰明?
我覺得很難說,說他不聰明吧,他能讀博,說他聰明吧,他連應該參加什麼樣的選秀節目,參加選秀的目的是什麼也不明白。
郭德綱搞得那檔節目,是想發掘一些在傳統相聲方面有所見長的人才。很顯然,李宏燁不在此列。
另外,參加電視台選秀,真正的意義是露臉混面熟,說白了就是打個廣告。
就李宏燁的相聲水平,我個人認為,能在那麼火爆的節目中露露臉就應該知足了。面對結果,大大方方一笑了之多好,可他偏偏表現出了一副輸不起的模樣。
輸不起是非常不討人喜的行為,在我看來,孩子如此是被慣的。成年人如此是挫折少磨礪少,被捧壞的。
李宏燁應該屬于后者。
有句話叫「夸死人不償命」,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招數。在現實中,會用這一招的人可不少,一些人常用它去忽悠那些喜歡被忽悠的人。
李宏燁中的,就是這一招。
校園相聲,看得人肯定不少,因為大家平時學習緊張,周末去禮堂看看義務演出放松一下,何樂不為?
對于喜歡表演的同學來說,拿出課余時間排演,演完完事,全當娛樂,何樂不為?
而李宏燁不是,他把校園演出的火爆,當成了自己相聲方面的建樹,認為說相聲可比干什麼材料學有前途多了。
李宏燁的爭議點,除了他說的相聲究竟是不是相聲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人們都認為堂堂博士不搞專業說相聲純屬胡鬧,是人才浪費。
對此,李宏燁承認,他自己也曾猶豫過,不過因為后來遇到了一位校友,是這位校友讓他堅定了信念。
他講:有一天,他正在食堂呼哧呼哧地往嘴里擓米飯,有人突然拍了拍他的肩膀:
宏燁,希望你能一直把相聲說下去,因為離開了你的相聲,我會活不下去的。
李宏燁舉著半勺子米飯,極力控制著激動的心情問:那我的專業怎麼辦?
那位同學拍著自己的胸脯說:放心吧,有我們呢!
說起這段往事,李宏燁先是紅了雙眼皮,接著是大眼睛,后來連大鼻子都紅了。
他說:從那一刻起,我便下定了決心,為了喜歡我相聲的他們,我要在相聲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而今,那位說離開李宏燁相聲就活不下去的同學或許早已成了某領域的專家,當然也有可能由于長期聽不到李宏燁的新段子而真的沒活下來。更有可能,當初在食堂里,他所說的那句話,不過是吃得太撐,隨便聊閑罷了。
這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對李宏燁使的,正是那「夸死人不償命」。
這是李宏燁第一次中招。
為什麼說是第一次?
因為自那之后,他又中了第二次,第三次……
李博士屢次遭遇大忽悠,說起來似乎有些離奇,但在我看來,更多的是悲催。
篇幅關系,咱們下篇接著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