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文字性東西,不管是小說還是平時與人交流,都帶有一些屬于這些文字的色彩,或者都在依稀地表達作者的看法。就好比《三國演義》中,曹操就是白臉的奸臣,真正的歷史上三國時期的曹操卻沒有小說中那樣的奸邪狡詐。
同樣的道理,《水滸傳》也是以北宋末年,因為朝廷對于百姓欺壓過甚,使得許多良民被迫落草為寇,在他們的抗爭下,朝廷做出了些許的改變,最后這些人英雄被朝廷招安,成為朝廷中一員。
但是終究是所托非人,這些英雄并沒有成為真正的棟梁之材,而是被朝廷利用,最終傷的傷、死的死。在整個《水滸傳》當中,以宋江為首的各路英雄,齊聚梁山泊,有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的說法。
這一百零八位好漢,因為武力值加上整個梁山泊的重要程度的綜合考量,最終分出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排位。這種排法正好與我國古代星宿形成了對應,于是這部小說變得更具有了幾分傳奇色彩。
作為讀者、觀眾,我們最先接受的一定是作者最想表達給我們的一些東西,畢竟那些最重要的地方,作者也是會花最多精力去進行描繪的。
但是好的作品是需要一遍又一遍地不停去重復品味的,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每讀一次就會有每一次不同的收獲在等著我們。
說到《水滸傳》,最先讓我們留下印象的一定是那被作者濃墨重彩寫過的那一百單八將,這一百單八將最重要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的火力值、戰斗力。
有著名的三碗不過崗、一個人和老虎單挑并且把老虎打死的武松。也有原是皇家禁軍金槍班教師,與林沖對戰后能夠讓豹子頭甘拜下風,后被梁山泊眾人稱作金槍手的徐寧。
說到徐寧,就要提一個看似在書中只出現于書中的后半部分,沒有任何主角光環照顧到的一個人,他就是后期宋江等人被朝廷當做槍使的時候,與遼軍作戰時,對方軍中的一位猛將--阿里奇。
阿里奇的個人戰斗力是十分牛逼的一個存在,有人對他的武力值進行過比較,就他個人的戰斗力,他應該是在五虎上將董平的前面的。在原書中阿里奇的出場是在宋江等人被朝廷詔安以后,與遼軍作戰的時候。
當時正好在遼軍大將洞仙侍郎麾下的猛將阿里奇,在聽到宋軍派來與他迎戰的部隊是前不久整個江湖都傳瘋了的宋江一伙人的時候,阿里奇對他們這個非正規軍的出現表現得十分的輕蔑。
他放出話來:「既是這伙草寇,又何足道哉?」,阿里奇憑借著對自己高超武藝的自信,將宋江等人完全不放在眼中。
甚至從阿里奇的內心對于北宋朝廷有幾分憤怒,你是有多看不起我們,派的都是些蝦兵蟹將,花拳繡腿的草蜢之輩就敢來和我大了得正規軍進行抗衡,你這是在侮辱誰呢?
阿里奇直接就吩咐自己的隨從,將自己最趁手的兵器梨花點鋼槍拿來,將一直掛在墻上的那把鵲畫鐵胎弓背上肩,策馬上前正面迎敵,與宋江等人來到陣前進行對峙。
看到拿著槍背著弓的阿里奇,宋江將位于隊伍當中的金槍手徐寧派出去迎戰走上前來的阿里奇,在宋江看來徐寧與阿里奇兩人最起碼也該是旗鼓相當,但是隨著兩人交手次數的不斷增加,宋江發現,徐寧并不是阿里奇的對手。
很快結果也印證了宋江的猜想,徐寧與阿里奇在垓心二人苦戰了三十回合后,徐寧的破綻越來越明顯,開始被阿里奇打的慢慢喪失了還手的能力,很快徐寧在阿里奇的不斷進攻下被打得敗下了陣。
雖然徐寧在加入梁山泊之前也是皇城中的八驃騎,他的個人戰斗實力可以說幾乎是能夠匹敵五虎將的存在,正因為如此能夠讓有豹子頭外號的林沖對他的槍法甘拜下風,想要虛心求學。
在兩人還都是朝廷良民的時候,在汴梁兩人相見之時,出于雄性生物好斗的天性使然,兩人正值年輕的教頭就時不時地進行著武義的切磋,兩人不打不相識,越打感情越深,後來逐漸成為了惺惺相惜的好友。
徐寧被迫上梁山后的第一戰,就是與已經位列五虎將之一的董平的切磋,即使在徐寧出現之前,董平已經因為他的那一對鐵槍在他的手中被使得神出鬼沒而聞名于梁山泊眾英雄之列了。
當迎戰新來的徐寧手中的一桿金槍時,兩人仍是苦苦鏖戰了五十多個回合都沒有分出個勝負來,最后還是宋江出面議和,讓兩人以平局結束了這場對戰,其實若真的一直打下去可能真的會以一方身死成為代價。
若將徐寧作為一個中間過渡項,董平與徐寧大戰五十回合,最終平局收場,而阿里奇三十招內就將徐寧擊敗,那麼若是董平與阿里奇一對一的對戰,那麼勝者絕大可能是阿里奇而非董平。
所以說如果不是北宋軍隊最后出動以多勝強的一個策略,想要單兵單將地將阿里奇拿下,那可能需要另謀高手了。
另一位被藏在書中角落里的超級高手,就是被宋江等人圍剿的另一支農民起義軍方臘、方十三的起義軍。
與梁山泊眾英雄不同的是,梁山泊的大多數英雄落草為寇之前,很大一部分都是為朝廷效力、服務的,方臘的這支隊伍卻是由農民--中國歷來最具革命階層的一幫人組成的起義軍。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梁山的眾人最后會被朝廷以招安的名義來擋槍使,眾人為此喪命也沒有任何怨言一般。
方臘起義軍不會被朝廷假意的招安而收買,對于同為落草為寇被朝廷招安后,又被朝廷當槍使的梁山眾人,方臘會痛下殺手的原因。
在梁山眾人與方臘的起義軍交手時,方臘麾下的兩位大將寶光和尚--鄧元覺與石寶便成為了梁山眾人的「噩夢」。
寶光和尚鄧元覺一上來就與梁山方面同為和尚的魯智深來了個單挑,兩人都是藝高人膽大、技驚四座,直接在杭州城外不遠的地方就開始了戰斗。
兩個和尚誰也不服誰,一個如那寺院門口守護寺院的雕塑怒目金剛,一個如那院中被香火上供著的生嗔羅漢。
兩個渾著鐵的禪杖在兩個和尚手中被使得就好像兩個軟木木棒一般,讓遠觀的人看的是一片凌亂、一陣的電石火花,兩人整整糾纏了五十來個回合,任何一方都沒有給對方露出過一絲的破綻。
這樣的高手過招將遠處觀戰的眾人徹底驚呆了,與魯智深一道而來的武松,因為擔心這樣的糾纏會耽誤整個大局時間上的安排,也出于對兄弟魯智深的回護之心,畢竟這兩人都是在竭盡全力與對方打斗的。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斗能夠決出勝負的時候,必然就要以其中一方喪命作為代價。隨著武松的加入,這場龍爭虎斗終于出現了勝負的跡象。
畢竟二打一,三人還都是高手的情況下,寶光和尚鄧元覺得落敗就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
另一位農民起義軍的高高手,不僅單兵的戰斗力驚人,更是能夠帶兵打仗的一代將才,這個人就是石寶。
現代人總說「不會帶團隊,就只能一個人干到死。」方臘能夠成功由農民起義軍造反,并被朝廷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石寶作為方臘的左膀右臂有功不可沒的功績。
甚至能夠說在方臘與梁山眾人、朝廷官兵交手到后半場的時候,作為農民起家的方臘一方傷亡也是十分慘重的,而他們的隊伍還能夠維持下去全靠石寶一人在幫方臘苦苦支撐著。
畢竟石寶剛出場時只是妥妥的一個吃瓜群眾,他圍觀了寶光和尚鄧元覺與花和尚魯智深那場被眾人驚為天人對決的大戰,眾人看的眼花繚亂,他卻能從這場打斗中看出各種名目來,而且石寶還是一個懂得藏拙、會扮豬吃老虎的年輕人。
在城墻上陪著方十三遠觀魯鄧二人城外大戰、方臘感嘆二人藝高人膽大、不停地嘖嘖稱奇,高聲贊嘆二人武義名不虛傳的時候,機靈鬼石寶也不忘附和著方臘對二人的大戰進行稱贊,并且能夠在適時的時候補上一句:「小將也看呆了!」的馬屁。
真正需要石寶出手的時候,那個扮豬吃老虎的年輕人終于不再隱藏他的實力,此時眾人才驚覺石寶的實力其實更在寶光和尚鄧元覺之上,可謂是真的驚呆了眾人。
石寶一上來對戰的就是有五虎將之首之稱的關勝,兩人電花火石之間就已經二十來個回合出去了,兩人斗得不分彼此,勝負根本就無從分起。
戰成平局后,兩人依照約定分開,關勝對比自己年輕不少的石寶給出了絕高的評價:「石寶的刀法,絕不在關勝之下。」
第二戰石寶迎戰的是梁山上被人稱作急先鋒的索超,但是兩人交手不到十個回合,石寶便一錘將索超給錘得喪了命。
與索超交好的火眼狻猊鄧飛馬上飛身上場想要將索超救下,可惜技不如人不僅沒有救下索超,甚至自己的性命也被石寶給攔腰砍斷拿了過去。宋江見此狀,震驚之余嚇得就快要從陣前逃跑了。
後來,好漢石寶終究還是沒有抵得過人海戰術的壓制,北宋大軍以人海戰術打進了睦州城內,方臘的大本營也被官方的正規軍占領,農民軍起義的大勢已去,石寶寧愿戰死也不愿投降。
他獨自一人尚在狠戰,梁山方面的鮑旭、馬麟、燕順等人接連死在他的手中,最后還是關勝、秦明、花榮、朱仝四人一起圍攻已經殺急眼的石寶,才將他逼到角落。
見大勢已去的石寶最終做出了寧可自刎也不做俘虜的選擇,四人出于對高手的選擇的尊重,成全了石寶,而石寶也因此成為方臘一方戰斗到最后的一名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