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民國轶事
後宮秘史
歷史名人
民間故事匯
历代皇帝
野史分享
三國風雲
趣闻历史
史料记载
古墓文物
全部
    
孔子的「遺產」有多強大?后代吃2000多年,77代孫出生就站在巔峰
2023/02/24

在孔子活著的時候的生活十分清苦,在死后連棺材板都沒有,草席一卷葬在荒山。如此潦倒,可卻給后代留下了大量遺產。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孔子的后人吃了2000多年的老本,孔家依舊家財萬貫。

孔子到底為后世留下了多少遺產?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魯國。

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興辦私學,政治上主張以禮治國,以德服人。教育上提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孔子可謂是春秋時代的勞模,他給自己定的目標就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對待學習,從不會感到厭煩。

教育學生,從不會感到疲倦。

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把畢生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人。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至今依然有現實意義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的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孔子留下的遺產不止有錢財,更多的是精神文化,儒家思想。孔子創始的儒家思想被世人傳頌,所寫《詩經》·《春秋》等書,為華夏文明做出巨大貢獻,在歷史上的地位越發重要,這也為后人搞到了一個鐵飯碗工作。

孔氏家族人員龐大,每一代都有記錄。不過只有男,沒有女。曲阜孔家家譜也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列為「世界最長家譜」。

后代中更是人才輩出,比如漢代孔安國,三國孔融,北宋孔三傳...

其中「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尤為出名,幼時「讓梨」的故事更為家喻戶曉。

可是在三國時期,曹操滅了孔融三族,是否表示孔家一脈已經絕后了呢?

不是,誅三族指的是父族·母做·子族,僅孔融一家向上向下數兩代,如果孔融家中有出嫁的女兒,那是不殺的。可以說孔融一家的嫡系血脈絕了。

當時三國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曹操怎麼會因為孔融而誅滅了孔子的后人。

孔家嚴格遵守嫡長子世襲制,「衍圣公」則是長孫的世襲封號。

古代非常在乎嫡庶關系。孔子只有孔鯉一個兒子,隨后孔鯉和正妻所生的兒子稱為是嫡出,只有嫡出的男孩有資格成為衍圣公。

孔子血脈傳承從春秋開始,到了三國時期,孔家已經開枝散葉,孔融跟其他嫡出的后代關系已經不大,正統嫡系聽說孔融的事情后,可能只會感慨一下:「遠方親戚中出了個聰明的小孩。

衍圣公是什麼?

「衍圣公」這個名稱的大概意思是指后人繼承圣人孔子的意志,成為儒家代表繼續傳承思想。

衍圣公一職始于北宋公元1055年,從孔子第46代孫孔宗愿任職世襲。于民國1935年終止,改任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

在宋朝時是八品,元朝升為三品,到了明朝已經是朝廷正一品官員,更是成了「文官之首」。其工作內容就是保護孔廟和孔子墓,管理孔氏族人和圣賢后裔,組織祭孔大典。是個十分重要的職位,關乎家族傳承。

衍圣公府中的大小官員,都是孔家后裔,負責修編家譜。孔氏家族龐大,分布全國各地,要逐一統計進行分類管理是件難事。

最為重要的任務就是代表國家祭祀孔子,每年大大小小的的祭祀可多達50多次。

衍圣公這個職位得以一直連續,一是因為各個朝代的皇帝需要孔子這塊招牌為自己支撐正統的門面,以及聚攏收買人心,歷代的衍圣公也就成為了孔子的唯一代表。

二是因為孔家人識時務。

「人擇明君而臣,鳥擇良木而棲」。

家族的歷史越悠久,在衍圣公身上的擔子就會越重,要是家族在自己手中斷掉,先輩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可真是千古罪人了。

所以每當朝代更迭,衍圣公一脈就會及時見風使舵,甚至在南宋動蕩時期,同時受到了南宋,蒙古,金朝三方的供養。

衍圣公職位為何消失?第七十七孫又為何出生即巔峰?

孔家嫡系歷代為帝王效力,受朝廷供養,有不用繳納賦稅的特權,一代代的累積,留下了豐厚資產。到了民國更是達到了頂峰,可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眼前:無后繼承。

孔子第76代孫孔令貽在1889年擔任衍圣公,開始管理公府各個事宜,隨之而來的重要任務就是傳宗接代。

孫孔令前生和他的妻子多年相處,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妻子去世后,他娶了第二任妻子,生下了一個兒子卻在3歲時夭折,無奈只能將身邊貼身丫鬟王氏納為妾室。

王氏雖不負眾望,兩度懷孕,可生的都是女兒。人到中年卻膝下無子的現狀讓他憂心忡忡,在1919年王氏終于再次有喜,可孔令貽卻突發背疽,醫治無效,終于11月8日。

王氏肚子里的孩子是孔令貽最后一個孩子,也是決定孔氏正統血脈能否傳承的關鍵,如果出生的不是男孩,孔家必定會發生一場搶位之戰,其中定有不懷好心之人從中攪局。

孔令貽知道自己見不到孩子出生了,于是托人給溥儀和徐世昌帶去口信,如果側室生了兒子,就定為衍圣公,如果是女兒,那就沒辦法了。

1920年大年初四,山東曲阜豪宅戒備森嚴,里三層外三層,大總統徐世昌更是親自坐陣,防止出現「貍貓換太子」事件發生。

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一個結果。

隨著產房內嬰兒的一生啼哭,大宅里應聲傳來了十三下銅鑼聲,這意味著降世的是一個男孩。所有人都因為他的出生興奮不已,甚至為了迎接這個「小圣人」,打開了平常皇帝駕到或是重要慶典才會開啟的重光門。

孔德成出生是大喜事,他父親的葬禮不得不推遲舉辦,下葬時的已經去世兩年了。

孔德成是史上年齡最小的衍圣公,出生百日就繼承了稱號。出生即是巔峰,所有人都對他抱有很大的期望,政府為了讓他早日成才,派了許多學者來教導孔德成,嫡母陶氏為了讓他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孔府里的一個院子改成了私塾,後來建了明德中學, 沒人會想到校長竟是一個5歲的孩子,同年5歲的孔德成成功擔任孔廟祭祀的主祭。

孔德成是幸運的也是孤獨的,出生前父親去世,出生后17天生母因產褥熱病離世,10歲時養母陶氏中風去世,兩位姐姐也相繼嫁人。親人一個個離開,偌大的孔府只剩他一人,在二姐遠嫁前,他對二姐說:「二姐,現在只剩我一個人了,一定要常回來看看我啊。」話語中透露出的是無盡的傷感。

可亂世突發使他們不得見面,直到1990年11月24日,姐弟二人相隔42年后才再度重逢。

在動蕩的民國,大家都改革提倡新文化,儒家文化地位逐漸減弱,孔德成主動要求離職,衍圣公的時代也最終結束在1935年。

在抗日時期,孔德成的也被日本人看重,想要拉攏他,得到孔子后人的肯定,從而打斷中華文人的脊梁。日本人雖然表面「尊孔」,卻在背地里燒殺搶掠,制造了多起駭人聽聞的慘案,1938年,在曲阜的日軍實行「三光」政策,殺村民,搶東西,燒房屋。

日本人沒有破壞孔廟,并不是良心發現,而是在古代,我國外交傳教,儒家思想已經滲透到日本各個階級,現在中國落后了,日本人覺得只有自己真正繼承了孔孟之道,對孔子還是心懷敬畏之心的。

當時孔德成只有15歲,沒有上日本人的當,毅然拒絕了邀請去日本參加孔廟落成儀式的請求,轉頭就去南京當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

1948年,孔德成在蔣介石的授意下赴美國游學,并向華人傳播儒家文化。當時孔德成還未到而立之年。孔德成從美國回來后,曲阜已經被新政府接收。

孔德成承襲著孔子的血脈,被蔣介石視為「國之重寶」。

在1949年蔣介石逃亡台灣,帶走了90噸左右黃金,戰略物資及各種珍寶。還特意帶走了他認為意義堪比黃金的三個人。

第19世活佛章嘉呼克呼圖,第63代道教天師張恩溥,以及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他們分別代表著中國的佛,道,儒三家傳統文化。蔣介石認為,有了這三方勢力的加持,足以讓他在台北有一定的號召力,后續在台北重振旗鼓,反攻大陸。

孔德成舉家遷往台北后,在當地建立孔家廟,繼續開展著他的儒家文化傳播工作。

隨后在台灣大學中文系`人類學系兼任教授,講授「三禮研究」「殷周青銅彝器研究」等課程,大力倡導文化復興,得到了蔣介石的肯定,大力推動下,台灣將「孔子誕辰日」定為教師節。期間他仍享受著「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的待遇,每個月的月薪有17-18萬新台幣。

孔德成于2008年10月28日去世,享年88歲,結束了他坎坷的一生,遺憾的是他再沒有回過故鄉,可能是他不愿面對自己被政治裹挾的一生。去世后,葬在台灣三峽公墓。他的子孫希望可以他能夠落葉歸根,之后移遷至曲阜的孔家‬祖塋。

據統計,孔氏后人分布全球,總人數已高達400多萬,其中在海外的后裔屬韓國最多,有8萬多人。韓國的孔氏始祖是孔子第54代孫孔紹,在元朝時期,承懿公主東渡高麗和親,孔紹作為公主的陪侍,帶著家人一起追隨公主去了高麗定居,在當地傳播儒家文化。

雖然曲阜的孔林現在是國家重點保護區域,但在族譜的孔子后人仍可死后葬在孔林。

不過以下五種不能入林:

一.未滿18歲夭折的

二.出嫁的女子

三.入贅或收養來的人

四.出家的人

五.作奸犯科,違法犯罪的人

孔林最初只有孔子的祠壇,到了秦漢時期,孔子的陵墓被筑高,附近劃分給孔子后人。直到現在孔林占地面積近200萬平方公尺,有10萬多座墳冢。

孔子的血脈一直在延續,孔子的精神一直在傳承。只要中華文明還存在,孔子的遺產就不會敗光。

呂布和黃忠兩人,誰的箭術更高?二人根本不在一個級別
2023/08/09
萬歷皇帝為何近30年不上朝?打開他陵墓的那一刻,才知道另有隱情
2023/08/03
宋太宗強幸小周后,讓畫師當場作畫,為此李煜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
2023/08/03
歷史上真實的晴川:是康熙厭惡的兒媳婦,雍正登基后將她挫骨揚灰
2023/08/03
歷史上真正的甄嬛:一生無寵靠兒子笑到最后,死后拒絕與雍正合葬
2023/08/03
秦瓊兒子墓出土,揭開唐第一猛將身份:不是李元霸,更不是尉遲恭
2023/08/03
史上最牛和尚:權傾朝野玩弄公主和女皇,因太囂張32歲被亂棍打死
2023/08/03
北魏高皇后遷葬遇詭事:一丈長的大蛇趴在棺上,蛇頭刻著「王」字
2023/08/03
收復新疆時,左宗棠下令:不留生俘、降了也殺!換來30年的安定
2023/08/03
三國中被劉備、諸葛亮嫌棄的大將,卻能輕松斬殺徐晃,他有多厲害?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