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清宮最厲害的女人,或許很多朋友都會想到《甄嬛傳》里從甘露寺回宮后「大殺四方」的鈕祜祿·甄嬛。
斬斷情絲的甄嬛,回到后宮中,重獲雍正圣寵,開啟了她走向太后之路的「開掛」人生。
在真實歷史上,乾隆的后宮,也有這樣一位擁有傳奇人生的后妃。她27歲才入宮,但卻備受恩寵,在看到她復原后驚艷的形象,你就知道為何乾隆如此寵愛于她。
在多部清朝影視劇中,她都有出場,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在《還珠格格》中,她與蒙丹私奔,最后化蝶而飛。
在《還珠格格》里都稱她為「香妃」,但歷史上的她,是乾隆皇帝的容妃,名叫和卓·法蒂瑪,是維吾爾族人,也是清朝時期回部首領之女。
和卓氏在入乾隆后宮前,就已嫁給和卓木氏的霍集占,后來她被霍集占休棄。直到清朝平定和卓木叛亂后,和卓氏作為敗方女眷,才被帶回京城,入宮后還被封為了和貴人。
乾隆之所以會納和卓氏為妃,完全是因其回部首領之女的身份,屬于是一場政治聯姻。
而且此時的和卓氏已27歲,在那個時代,秀女都是十幾歲的小姑娘,27歲的年齡早已是好幾個孩子的母親了。
此時的北京,冬天既干燥又嚴寒,乾隆千方百計,從南方移植過來的荔枝樹,眼看著到了季節卻遲遲不結果,而在和貴人入宮之后,竟然結出了數百顆荔枝。
這讓眾人覺得是和貴人帶來了祥瑞之兆,因此和貴人在入宮后的第三年,被晉封為容嬪。
乾隆還在南巡之時,帶上了皇后以及三位妃子,其中就有容嬪。在南巡途中,乾隆怕容嬪吃不習慣,還命人特意給容嬪制作了,八十幾道家鄉特色菜。
為什麼乾隆會對嫁過人,而且入宮時已27歲的容嬪,寵愛有加呢?我們或許可以從這張容妃相貌復原圖中,找到答案。
圖片中,容妃有著和漢族與眾不同的面貌。她皮膚白皙紅潤,鼻梁高挺,眼窩深邃,瓜子臉,嘴唇殷紅,確實是位花容月貌的美人。
乾隆后妃中,不乏有美貌出眾者,但容嬪不僅面容姣好,更帶有異域風情,因此受到乾隆特別的寵愛。
乾隆也有幾位不是滿漢民族的妃子,但只容嬪一人,被允許穿著自己民族的服飾。
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體現出乾隆對容妃很是關心,也可以看出乾隆對其寵愛程度。
五年后,乾隆將其晉封為容妃,還賞給她許多滿洲的服飾珠寶等。
后來慶貴妃和那拉皇后,接連離世后,乾隆痛心不已,便下令不再立皇后與貴妃之位。
所以,這時乾隆后宮中妃位就是最高等級,而容妃就是其中之一。
乾隆五十三年,容妃病逝于圓明園,享年五十四歲。傳說,在她離世后,年近八旬的乾隆痛哭不已,內心十分悲傷。
古人講究死后魂歸故鄉,乾隆也想過將容妃送回新疆進行安葬,但容妃作為清朝后妃,根據清朝祖制,她只能被安葬于皇家的后妃園寢中。
乾隆左思右想,便想出了一招「替身計」,讓木工用木頭仿造了一個與容妃面貌極為相似的「容妃」。
恰巧,容妃的哥哥也已離世,他便將這兩具「遺體」送回新疆,進行安葬。現在這個墓,被后世之人稱為「香妃墓」,坐落在新疆喀什。
容妃為何多次被稱作「香妃」?最早出現香妃的記載,是在光緒十八年《西疆雜述詩》的附錄中有提到,
「香娘娘,乾隆時期喀什噶爾人,身有異香。」
1914年,故宮陳列的一批文物中有一女子戎裝畫像,這幅畫像有寫:「香妃是來自回部,美貌出眾,
天生就身有體香,所以被稱為香妃。」
關于「香妃」身有異香的傳聞,如今的我們都知道肯定是夸大香妃身上的香味。因為每個人可能會散發自身專屬的味道,但也不能排除是使用了帶有香味的護膚品和化妝品。
這對于乾隆后宮其余的嬪妃來看,這位異域而來的容妃,確實是位狠角色。乾隆對于容妃這位外族妃子很是喜愛,對她也是有許多的特例專寵。
容妃也是因帶有異域風情的美貌,讓她能夠在27歲入宮后,還能成為乾隆的寵妃,還能在皇宮中安穩度過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