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圖1
大唐王朝是那一朵最嬌艷的牡丹花,在李世民和李治的統治期間國泰民安,大唐盛世初現,說要提起這個朝代的奇女子,大家都會想到武則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的風華。
可是鮮少有人知道,在這大唐深宮之中還有一位女人是李世民和李治的掌上明珠,此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小女兒新城公主。
熟悉大唐歷史的人都知道,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情比金堅、琴瑟和鳴,長孫皇后的家人長孫無忌同樣入朝為官幫助李世民打理朝中政事。二人的婚姻可謂是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新城公主是在父母的期待中出生的。
圖2
她身份尊貴,是皇家的嫡女,唐太宗一直特別喜歡這個可愛的小女孩。
不僅有父母對她疼愛有加,宮里面的兄長也同樣將她視若珍寶。她從小在無憂無慮中長大。
但是有一句話說最殘酷不過帝王家,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身份尊貴的公主長大成人之后都會被派到遙遠的地方和親。
雖然身份尊貴的新城公主沒有走上和親的道路,但是她同樣逃離不開政治婚姻的命運。李世民權衡再三將她許配給了自己最信任的人家。
圖3
這位新城公主的準夫君不是別人,正是赫赫有名的諫臣魏征的兒子魏叔玉。后人大多都知道李世民和魏征的君臣情義,李世民曾經說過,魏征就是他的鏡子,有魏征這面鏡子,自己可以少犯很多錯誤。
可是后人不知道的是,當時朝中出現了侯君集謀反的事情,這件事情牽扯甚廣,而這位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侯君集當初偏偏就是被魏征所推薦才當上宰相的。
因此唐太宗就開始懷疑魏征是否與此事也有牽連,就這樣,新城公主和魏叔玉的婚姻被李世民取消了。
圖4
后來在長孫皇后的生日那天,李世民和長孫家族的人商討過后,決定將女兒嫁給長孫家族的后代長孫詮,從這兩段婚姻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對這位女兒的疼愛之情。不管是魏叔玉還是長孫家族都是赫赫有名的朝中重臣。
可是公主的婚事剛剛定下,李世民就不幸因病逝世了。李治登基后馬上就給自己這位疼愛的妹妹辦了一場風風光光的婚禮,還將她的名分晉升并且賞了她許多的金銀財寶。由此可以看出新城公主和李治的關系是十分親密的。
可是新城公主婚后幸福的生活沒有過多久,武則天和長孫無忌等人的政治斗爭就開始了,長孫無忌受到許敬宗的陷害,被流放后自盡離開了人世。
圖5
此時此刻,一種強大的不安全感和危機感充斥著長孫無忌的家中。昔日的朝中權臣在武則天和李治的打壓之下,也無法保全自身。
不久后,貴為駙馬的長孫詮被流放,后來他受到他人的謀害去世了。新城公主也因此失去了自己最愛的丈夫。
李治在清掃長孫家族后心中也充滿了不舍,畢竟是自己一手導致了妹妹新城公主的悲劇。
當時唐朝的國風比較開放,他想給新城公主許配給一個新的駙馬幫助公主走出悲傷,猶豫之后,他將公主許配給了朝中的一個韋姓大臣。
圖6
但是公主婚后并沒有如同李治所期待的那樣投入到新的生活、新的感情中去,公主一直對于自己的亡夫長孫詮念念不忘,不久后新城公主因病不幸去。
新城公主死后李治悲痛不已,他知道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但是他也無可奈何,他不可能放過長孫無忌一家人。
李治憤恨難當,將矛頭指向了公主的現任丈夫,他覺得是他們沒有本事沒有將公主照顧好,才導致了公主的直接死亡,李治下令將她們一家人嚴重處罰,相關者全部流放。
圖7
李治以皇后的禮制將新城公主下葬,給她辦了一場奢華風光的葬禮,可是無論在李治再做什麼妹妹都不會再回來了。
后來考古人員在進入新城公主的墓室之中,發現墓室之中的壁畫非常奇怪,當中的女人的面部都被抹去了。
根據一些史書記載和后人的考證了解到李治認為是這些侍女沒有好好地服侍公主,導致了公主的死亡,所以李治自然也不會讓她們有顏面留在公主的墓室之中。
圖8
結語:
其實李治在憤恨這些人的同時,他應該也清楚地認識到這一切的過錯也離不開自己,可是在皇家別說是新城公主了,李治又何曾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