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空有宗室名號,最后卻能夠建立政權,身邊還有眾多臣子跟隨,和他出色的眼光以及獨特的人格魅力是絕對分不開的。
他在識人方面甚至比諸葛亮更加出色,臨終之時曾經表示有一個人一定要殺,不然的話蜀國必定會滅亡,諸葛亮沒有聽他的話,最后全都應驗。
馬謖出生于湖北地區,他的哥哥叫做馬良,也是蜀國的一位大將,他們家一共有兄弟5個人,他是家中最小的弟弟,兄弟5人在當時都很有名望。馬謖跟隨劉備到了蜀地,前期并沒有受到重用。
劉備安排給他的職位都是一些基層的縣令,負責的只是當地民生,并沒有領兵打仗的機會。馬謖覺得自己才華遠遠超過其他人,在閑暇時候也經常與身邊人討論一些軍事謀略,名聲傳到了丞相諸葛亮的耳中。
諸葛亮覺得此人很有能力,經常找他一起聊天,甚至有些時候都聊到了深夜時分,在這一過程中也認可了他的實力,對他十分看重,在北伐的時候還要讓他出謀劃策。
馬謖很早時候跟隨劉備,對于這個人也是非常清楚的,臨終時候拉著諸葛亮的手,囑托自己的身后事,除了勸說諸葛亮讓其來輔佐自己的兒子,并且表明如果兒子真的沒有能力的話,也希望他取而代之。
這番話得到了諸葛亮的忠心,此后多年諸葛亮都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的為漢蜀服務。后來又交代了自己的兒子要多做善事,不能做惡事。除此外他還提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馬謖。
他在臨終時告訴諸葛亮稱馬謖,這個人言過其實,不堪大用,此人不死,蜀國必亡。但是諸葛亮卻并沒有聽進去,反而給了馬謖更大的權力。
劉備去世之后被他托孤的諸葛亮也有著極大的壓力,他雖然善于出謀劃策,但在軍事方面并沒有特別強的能力,急需要有人來幫助他。
公元225年他準備討伐雍闿,又多次召見馬謖與他暢談,馬謖給出的一些計策,也讓他耳目一新。臨行之前諸葛亮詢問對方,讓他再幫自己制定好計劃。馬謖就表示南中地區地勢險要,路途難行,此地已經出現了很長時間的叛亂,而且將其打壓之后又會再次死灰復燃,重要的不是擊敗他們的這次反叛,而是得到他們的心。
所以這次平判應該更加仁厚一些,不以攻城為目的,而以攻心為上。后來諸葛亮也采納了他的建議,在擊敗對方之后赦免了孟獲,得到了南中百姓的信服,此后多年這里都不曾再次反叛。
這次戰爭的成功也讓諸葛亮對他更加看重,公元228年諸葛亮率兵北伐。當時他的身邊還有很多能征善戰的臣子,這些人久經沙場,戰斗力也很強。但是在挑選先鋒官的時候,他卻跳過這些人,任命馬謖為先鋒。
魏國派出大將張郃駐守街亭阻止對方,在此地馬謖一意孤行,違背了諸葛亮的部署,將部隊駐扎在了南山之上,此地雖然占據高處,但遠離水源,魏國軍隊抓住這一點切斷了馬謖取水的道路,將其圍困,然后發起進攻,輕松打敗他。
馬謖手下的將士四散逃離,這次北伐也以失敗告終,回到后方之后,諸葛亮將馬謖斬首,在其死后諸葛亮還親自前去吊唁。劉備臨終時還囑咐諸葛亮認為不除掉馬謖蜀國都將會滅亡,但是諸葛亮并沒有聽從,導致了這次北伐的失敗。
而在這次形勢大好的北伐失敗之后,諸葛亮又多次發動北伐,再也沒能成功過,最后蜀國也確實滅亡了。如果諸葛亮聽劉備的話殺了馬謖,在進攻街亭的時候任用魏延作為先鋒,情況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劉備在臨終時留下這樣的話,也是經過認真考慮的,他在世時就看出了馬謖這個人善于言談,說起軍事理論頭頭是道,但劉備在世時那麼多年的時間,其實馬謖從來沒有機會進入戰場領兵打仗。
他說的這些謀略策劃也全部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如果真正領兵打仗的時候,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他也看出諸葛亮對此人十分看重,擔心在自己離世后諸葛亮重用此人,會帶來大的危機,所以才會留下這番遺言。
結語
劉備認為馬謖夸夸其談有可能危害到蜀國,建議將其殺死,諸葛亮并沒有聽他的話,街亭失守,形勢大好的第一次北伐失敗,蜀國最終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