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向往長生,為此想出各種方法,丹藥、海上尋仙等等,而棺材也是古人為了追求長生而出現的。
2011年,考古學者在浙江挖出了一口金絲楠木棺材,此棺重約1500斤,而且這具棺材的現世,也揭開了一個「黃金頭」的謎案。
古代社會,人死之后所用的棺材,也是要根據他們生前的地位所定的。《荀子》中有云,「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由此可見,尋常百姓只能躺在一層的棺材中下葬。
當然,這「棺槨七重」說的不是七層棺材疊加在一起。從周朝傳承下來的喪儀制度中可以發現,「棺」與「槨」其實指代的是兩個東西。
棺,是安放死者身體的器具。《說文解字》有寫道,「棺之為言完,所以藏尸令完全也」。所以,這棺是用于掩尸的。但槨卻不同,指的是棺之外的盛具。
《禮記》中也有類似的說法,「衣足以飾身,棺周于衣,槨周于棺,土周于槨」。因此,這天子七重其實是指五棺二槨,也就是說在帝王的墓室中,會同時擺放五個棺材。
在這之中有一個存放的是帝王的尸身,其余的可能是皇后,也可能是帝王生前愛不釋手的名貴珍寶,而這五個棺材是放置于雙重槨室之中的。
從這些史料記載中不難看出,古時候的人們在生前要講究身份尊卑,在死后同樣也需要依據生前的身份去定制棺槨的。除了這棺槨的形制外,不同的人還得使用不同的原材料去制作棺材。
比如說,只有皇帝和少數尊貴的王侯將相才有資格躺在用金絲楠木制造的棺木中。
史料有載,這種木料在古時候就已經成為了皇家專用的木料,如果百姓私下偷偷使用了金絲楠木的話,就是犯了逾禮之罪。這也是因為金絲楠木色澤為黃,在古代,黃色可是皇家獨有的顏色。
另外,這金絲楠木還會散發出一種淡淡的木質香,還不易腐爛。所以,千百年來,皇家一直鐘情于這種木料,就連帝王所坐的龍椅都是用這金絲楠木所制成。
2011年,浙江余姚的村民發現總有一群陌生的人在不遠處的山中出沒,而且行事神秘,頗有一種見不得光的意味。這個時候,在他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盜墓賊」三個字,村民隨即就報了警。
很快,警方和考古工作者趕到了此地,在觀察現場的情況后,他們發現這地底深處很可能有一座大墓。
由于此時的地面上已經被挖了數個大型的盜洞了,假如不將這些洞口封住的話,大量的空氣通過盜洞進入到墓葬中的話,很可能會將這些珍貴的文物風化損毀。
于是,考古工作者在這里迅速展開了工作。據他們觀察,這里是清朝年間的墓葬,但隨著越往地下挖,考古人員也發現了不太對勁的地方,似乎在這座清墓之下還有著一座宋墓!
看過《鬼吹燈》的小伙伴可能會知道,這在風水中是一種占他人陵墓的做法,是能將這里的風水運勢轉嫁的一種方式。這似乎也證明了,此地的風水應當極佳,不然這清人也不會做出「鳩占鵲巢」的行徑。
在考古學家查驗了宋代古墓中的墓志銘后發現,這里原來是南宋丞相史嵩之的墓葬。
史家是南宋年間的一個官宦世家,其祖父擔任尚書,其叔則是朝中丞相,這在古代可都是一品的大官。所以,這也是史嵩之官運亨通的一個重要原因。公元1240年,史嵩之官至丞相。
可雖然史嵩之是朝中重臣,但他在南宋的口碑卻是褒貶不一,這是因為他是個追求權力的野心家,一旦朝中出現了與他相反的意見,史嵩之就會果斷將其除去。而且,他還不贊同兩宋年間的程朱理學。
因此,盡管史嵩之成為了南宋權臣,可他也給自己樹立了一眾敵人。
大家也都知道,在一眾封建王朝中,南宋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王朝了。因為南宋是在北宋被金人覆滅政權后,由北宋皇族康王趙構在南京建立的一個新的政權。
然而,南宋在建成之后,卻還是面臨著金人的侵擾。可此時的統治者只想坐穩這帝王之位,一味地討好外族,不愿再戰。而作為天子近臣的史嵩之當然也是與皇帝站在同一條陣線上的。
所以,史嵩之的仇家就更多了。相傳,史嵩之在死后,他的頭顱被仇人割下,變成了一具無頭男尸。
但是,古人一向重視「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是不能夠輕易損毀自己的身體的,不然就會被視作對父母的不敬,是一種不孝的行為。
因此,這史家人為史嵩之打造了一顆黃金頭,與他的殘尸一同下葬。這些盜墓賊也是聽聞了這黃金頭的傳說,才會來到此地,挖墳掘墓。
那麼,史嵩之究竟是不是真的被砍下的頭顱呢?
考古學家進入地下宮殿后,發現了一具由金絲楠木打造的棺材,重約1500斤,這也說明了史嵩之在南宋時期的地位顯赫。
在找到了史嵩之的棺材,對現場進行保護后,考古人員也決定打開這具棺材。
棺材蓋被掀開后,考古人員并未發現傳聞中的黃金頭,而且雖然棺內的尸身早已腐化成為了白骨,但從人體構造上來看,尸身完整,史嵩之的頭并未被砍下來過。
相反,棺材內保存得最為完好的還是他的頭骨,并且,頭骨與脊椎之間是緊密相連的。由此可見,這「黃金頭」只是一個傳言罷了,這個困惑著世人數千年的「黃金頭」的謎案也被解開了。
另外,考古學家還從史嵩之的墓葬中找到了大量的奇珍異寶,這些都在說明著這位南宋權臣的家財萬貫,身份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