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曾經說過:「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
這句話倒也是古今的至理,那些出身貧微的名人們在出名之后總會擺出浩浩蕩蕩的排場,回到自己曾經受苦的地方,向所有人宣告那個曾經不值一提的人,如今發達了。
在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經做過這樣的事,他在登基為帝之后,特地去到了天下寺廟之首的少林寺內,在佛祖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成就。
不過在那個時代,無論是誰都要在佛祖面前屈膝,可是朱元璋前半輩子早就跪夠了佛,就問一邊的住持:「朕也需要下跪嗎?」
這句話雖然平平淡淡,其中卻暗藏殺機,少林寺的僧人們都額頭冒汗,可主持卻不慌不忙的回了朱元璋八個字,不僅讓朱元璋的哈哈大笑,也拯救了全寺人的性命,這八個字究竟是什麼呢?
說起朱元璋,他也算是歷朝歷代的皇帝里出生最低的一位了。
漢朝的劉邦雖然也說是出生草莽,但是他畢竟是個小地主家庭的公安局長,造反的時候身邊還有著一群數得上號的文人武將,家底兒還是有的,可朱元璋卻是個徹徹底底的底層平民,差點兒在元末明初的亂世里被餓死的那種。
元末的一場大饑荒,把朱元璋的家人幾乎全部帶走了,剩下的就只有朱元璋的大嫂,小侄子,還有他自己,大嫂雖然很喜歡這個弟弟,但是她一個弱女子在亂世之中也養活不了一個能吃的大小伙子,為了給朱元璋找一個出路,她百般思量,最后將朱元璋送去了寺廟。
可能有人會覺得,送去寺廟出家不是坑人嗎?但是在當時那個時代,這卻是最好的出路了,元朝的王公貴族們大多崇尚佛教,所以哪怕在亂世之中,佛寺也是個世外桃源,朱元璋進了寺院,雖然沒什麼榮華富貴,但也至少能夠吃飽,不會再有餓死的危險。
但是寺廟也不是開善堂的,朱元璋這樣無依無靠的小和尚在寺廟里也只能多做一些粗活,挑柴洗菜,掃地打水,這些都是日常任務。
對于一個少年來說,這些活計的確不少,但是朱元璋可是曾經差點被餓死的農家子,他哪里會在乎在寺院里的這點兒活?在這個亂世之中,能有一口飯吃就不錯了。
當然,這倒也不是說朱元璋對寺廟飽含熱愛,事實恰恰相反,他在寺廟里唯一滿意的就是能吃飽飯,至于其他的誦經念佛對他來說都太過枯燥,尤其是寺廟里的大和尚們,看他無依無靠又淘氣,經常對他大加訓斥,把朱元璋氣的只能在佛像上寫字來發泄情緒。
隨著世道越來越亂,寺廟的日子也不好過了,元朝的王公貴族們自身難保,哪里還有以前那麼多的錢財糧食供奉給佛祖,所以連朱元璋這樣的小和尚都被寺廟推出去化緣了,如果能化到的自然最好,如果化不到的話,也能減輕寺廟的糧食危機,無論如何寺廟都不虧。
反正都是要出門,朱元璋便往自己的家鄉淮西一帶走,順便回去看看家人,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如今的世道比起他入寺的時候還要可怕,真是餓殍遍野,死尸遍地,人命如草芥。
朱元璋目睹了這一切之后,心里真是一陣一陣的發涼,他趕回了家鄉,卻沒有找到自己的家人,在這亂世之中,他知道他們恐怕是兇多吉少了,所以朱元璋對這個世道真是恨的咬牙切齒,或許也是因為這次的經歷,才讓他的心中燃起了平定天下的野心。
家人沒找到,緣也化不到,朱元璋干脆把木魚一扔,跟著流民們一起到處尋找活路,他身強力壯,腦袋機靈,很快就成為了流民中的話事人,救下了不少本該倒在尋活路上的人。
把流民們送到目的地之后,朱元璋并沒有留下來,他這個時候無親無友,思來想去還是回到了那他生活了數年的寺廟,寺廟雖然沒有將他拒之門外,但香火也越發衰敗,朱元璋還沒回來幾天,寺廟就因為一場大火毀于一旦。
這下好了,唯一的棲身之地也直接完蛋了,寺廟中的和尚們紛紛另尋出路,朱元璋也只能隨著大流離開,但是他并沒有像其他的和尚們一樣尋找其他的寺廟棲身,而是加入了流民軍,決心要在這亂世之中拼出一條活路來。
元朝末年可謂是處處狼煙,流民軍更是海了去了,朱元璋加入的這個也不是什麼正經軍隊,不僅在官府面前沒有什麼戰斗力,居然還經常燒殺搶掠,這讓朱元璋無法忍受,于是他氣沖沖的離開了這支軍隊。
離開了之后,朱元璋一時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正好這個時候他的小伙伴湯和向他發來了邀請:「兄弟,工作還沒定下來的話,考慮一下紅巾軍,這個造反軍隊相當正規,福利也不錯的。」
朱元璋在村子里的時候,湯和就是他穿一條褲子的發小,所以他對湯和的話還是十分信任的,于是他又千里迢迢的趕去了濠州,投奔了當時很有名氣的起義紅巾軍將領郭子興。
這一次朱元璋倒是真沒投奔錯人,郭子興是個相當優秀的將領,不僅御下甚嚴,而且還對年輕有為的有志之士相當欣賞,他麾下的士兵只要能夠立下戰功,不論出身都會得到嘉獎,大環境比其他那些烏煙瘴氣的流民軍不知好到了哪里去。
有吃有喝又能打狗朝廷,朱元璋瞬間滿血復活,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士兵,但是天生身材高大,又在寺院里習得了一身粗淺的武藝,在戰場上,他總是主動沖在第一線,殺了不少敵軍,還撈了個小隊長的職位。
這樣出色的表現也引起了郭子興的注意,他對這個勇敢肯干的年輕人十分欣賞,再加上他學過一些相面之術,一眼就斷定朱元璋將來成就不可限量,于是他就將朱元璋調到身邊做親衛隊長,對他十分友善,甚至還親自請人教朱元璋讀書寫字,八卦兵法,希望能養出一員大將來。
朱元璋一個無親無故的大頭兵,居然得到了上司如此的賞識,這讓他怎不感激涕零?
為了報答郭子興的知遇之恩,他打起仗來更是勇猛,堪稱是手拿菜刀砍電線,一路火花帶閃電,很快就成為了一員名副其實的大將。
郭子興因此對朱元璋更是看重,為了拉攏這顆冉冉升起的將星,他還把自己養在膝下的故友之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從此兩人就結了翁婿。
馬夫人溫柔賢淑,又識大體,給了朱元璋多年不曾有的家庭溫情,還給朱元璋生了個大胖兒子,讓他在這世上又有了骨肉血親,朱元璋老婆兒子熱炕頭,干勁也越發充足,不僅打起仗來比以前還要勇猛,還到處寫信將自己那群了不得的同鄉發小們全部搜羅到身邊,正式組成了自己的造反小集團。
隨著朱元璋的勢力越發龐大,郭子興的眼神也開始不對了,他只是想給自家找個打工的,但朱元璋這明顯是要自立門戶,于是他開始在各種方面為難朱元璋,想打消他的氣焰,朱元璋也不是吃素的,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地盤,怎麼會輕易吐出來?翁婿兩掐的熱火朝天,幾乎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朱元璋的勢力略遜于在紅巾軍內經營多年的郭子興,但是郭子興這個時候也遭到了老兄弟的背刺,勢力大不如前,馬夫人又積極在兩人之間調停,總算是讓他們重歸于好,保持了面上的和平。
在不久之后,郭子興一命嗚呼,朱元璋趁機搶奪了兩個便宜小舅子的軍權,成為了繼郭子興之后,紅巾軍的又一名高級將領。
勢力大增之后,朱元璋的主角光環大發神威,他帶著手底下的一票文臣武將東征西戰,將以驍勇善戰著稱的元朝騎兵都打的找不到北,連元朝的軍神王保保都對朱元璋相當欣賞,幾次勸降,可朱元璋早就吃夠了這個腐敗朝廷的苦,哪里肯答應,他大手一揮,繼續進攻,終于將元朝的主要勢力趕出了中原。
外患除了之后,朱元璋就開始著手處置內憂,他最大的競爭對手有兩個,一個是張士誠,一個是陳友諒,這兩個人又不是草包飯桶,朱元璋想要打敗他們也不是什麼容易事,好在朱元璋自己英明神武,又有著賢才名將的輔佐,在經過了數年的對峙之后,還是將他們踩到了腳底。
這個時候朱元璋面對的問題就只剩下了一個——老板小明王,沒錯,朱元璋并不是完全的自己創業,他頭頂還有個有名無實的小老板,但是這麼多年公司的擴張都是老朱一家人干的,手底下的軍隊也只知道朱元璋不知道小明王,他走到這一步了,除非是失心瘋了才會將皇位拱手讓人。
果然,在進京的路上,小明王不幸落水去世,有趣的是,整個船隊里就只有這麼一個倒霉催的遇難。
競爭對手沒了,名義上的老板也歸西了,朱元璋終于摘到了勝利的果實,成為了大明王朝的開國之君。
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那叫一個意氣風發,古往今來,還有誰能夠像他以一個乞丐和尚之身登上帝位的嗎?
自己吃肉的同時,朱元璋也沒忘記分湯,跟著他打天下的老兄弟們,該封侯的封侯,該給錢的給錢,日子都過得相當不錯。
在和兄弟們共享榮華的時候,朱元璋也沒有忘記自己曾經的來處,他下令重建了自己當年待過的寺廟,然后又想起了項羽曾經的話「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如今他從一個灑掃的小和尚成為了大明朝的至高之主,如果不去炫耀一下的話,心里總是感覺空落落的。
說干就干,朱元璋帶著一對浩浩蕩蕩的大臣來到了這天下的寺廟之首少林寺,拜佛燒香,順便也在佛祖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成就。
少林寺接待皇帝,那可真是蓬蓽生輝,主持一大早的就帶人恭候,可朱元璋只是揮了揮手就徑直走到了那高大的佛像面前,他看著佛像可謂是感慨萬千,多年前的自己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有今天的成就,倒也算是佛祖保佑。
負責進香的和尚看朱元璋在佛像面前駐足,還以為他是要拜佛,就拿起了幾柱燒好的香獻給了朱元璋,朱元璋接過香之后,突然想到了什麼,他轉頭問一旁的住持:「朕這個皇帝拜佛也要下跪嗎?」
這話平平淡淡,卻讓少林寺一眾和上的冷汗都下來了,在元朝的時候,帝皇貴族崇尚佛教,幾乎將佛教凌駕于皇權之上,上香的時候從來都是下跪的,而朱元璋就是從佛寺出去的,他對佛寺可沒有那麼深的敬畏之情,如今這麼問,擺明了就是皇權與神權之爭。
住持這是被架在了火上烤,如果他回答皇帝要下跪,想必朱元璋會讓他嘗嘗帝王的怒火,但如果他回答皇帝不要下跪的話,他的名聲在佛教也就爛大街了,真是怎麼也討不了好。
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住持居然絲毫為難的意思都沒有,他氣定神閑的回答朱元璋八個字:「現在佛不拜過去佛。」
也就是說朱元璋是人間的主宰,是人佛,和天上的佛祖也是平起平坐的,無需跪拜。
朱元璋被這八個字的馬屁拍的渾身通暢,大手一揮,賞賜給了少林寺一大筆金銀財寶,然后又定下了皇帝見佛不拜的規矩,讓皇權就此凌駕于神權之上。
中國的神權與王權之爭雖然沒有歐洲那麼嚴重,但是也始終讓各個朝代的統治者如梗在喉,這才有了幾次滅佛之戰。
朱元璋乃是雄才大略的一代霸主,他絕對無法容忍在原朝混的如魚得水的佛教凌駕于自己之上,住持機敏的回答,不僅拯救了少林寺上下的性命,也讓佛教在明朝不至于受到排擠,堪稱是功德無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