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劉半農先生曾在其所著《賽金花本事》中寫道:「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
這里的賽金花指的就是晚清名妓,被稱為「東方第一美人」的賽金花。
一個著名的北大教授竟肯為一介妓女寫書,甚至將其與慈禧進行比較,實在是前所未有。從中足以得見賽金花一生的傳奇色彩。
賽金花,原名趙彩云,同治十一年生于安徽黟縣。
從小,賽金花豐衣足食,無憂無慮。在父母和祖母的愛護下,賽金花擁有了一個幸福富足的童年。
怎奈好景不長,賽金花父親從商失敗,從此家道中落,家里無法再負荷賽金花的生活,賽金花被迫被賣至蘇州的一花船上為妓,不得不成了一名「清倌」。
賽金花此時年歲雖小,卻已出落得傾國傾城。
面如瓜子,臉若桃花;膚白若雪,發密如織;遠山眉,細柳腰,兩條欲蹙不蹙的蛾眉,一雙似開非開的鳳眼,不過幾天,賽金花的才貌雙全、秀外慧中就傳遍了蘇州城。
體態風流,風姿綽約,天生麗質,柔情似水,賽金花因此而揚名蘇州,成為了蘇州城里有名的美人。
后因主事逼迫,賽金花反抗不能,不得不下海接客,從此墮入風塵,可悲可嘆。
賽金花幼時也曾度過一段快樂時光。相傳其自幼愛吃一種鮮紅色的油糯米飯。
將紅米莧煮出紅色的湯汁,再加上熟豬油,二者一起拌上軟糯油潤的糯米飯,這樣的飯被當時的徽州人稱為「狀元飯」。
小時候有人曾取笑她:「小時愛吃狀元飯,長大嫁個狀元郎。」
幼時天真的賽金花尚不曾將這戲語放在心上,淪落風塵的賽金花更是不敢奢求一位有心人,更何況是一位狀元郎。
誰能想到,命運就是如此奇妙。
光緒十二年,前科狀元洪鈞因母喪回蘇州守孝,與賽金花在花船上初見,對其一見鐘情,為賽金花的美色所傾倒。
一個狀元,一介妓女,二者身份天差地別,誰也沒能想到,他們之間竟能相知、相戀乃至相守。
兩人于船上泛舟,在月夜聊風花雪月,談長云暗雪;或于竹林漫步,聽雨聲淅瀝而下,看云卷云舒,賞雪月梅香。
超越了年齡與身份,賽金花不嫌洪鈞年事已高,洪鈞也不嫌賽金花身份低微,二人一時間濃情愜意,羨煞旁人。
隨后不久,洪鈞將賽金花娶回了家,并為其改了一個詩意的名字,「洪夢鸞」。此時,賽金花年僅十五歲,而洪鈞已年滿四十八歲。
在經歷了多年的風塵生活后,賽金花終于有了一個安穩的家。二人也度過了一段琴瑟和鳴,美滿安穩的生活。
光緒十三年,清政府委派洪鈞出使德、俄、荷、奧歐洲四國。洪鈞原應與其正室夫人一同出訪外國,但正室夫人因傳統的思想觀念,不愿隨洪鈞前往,于是 她將誥命的服飾借予賽金花,命其隨同洪鈞完成出使任務。
這樣不僅能讓洪鈞在路途上得到照顧,還給了賽金花一定的體面,使得使團一行不至于落人口舌。于是,賽金花以公使夫人的名義陪同洪鈞出使四國。
出使期間,賽金花和洪鈞到過圣彼得堡、日內瓦,也曾去過法國巴黎、英國倫敦、荷蘭的海牙、奧地利的維也納等地,最后在德國柏林定居數年。
見識了眾多風土人情,體驗過百種人間煙火,在上流社會奢華的宴會上起舞,于鄉下田野悠然的村舍里漫步,這所有在當時落后傳統的社會中獨特的經歷,大大增長了賽金花的見解和涵養,讓她具備了傳統女性不曾具有的獨特魅力。
賽金花憑借著優越的外貌和圓滑的社交手段周旋于國外的上層社會中,曾受到過德皇威廉二世和其皇后的接見,受到了許多國家的禮遇,被外國統治者加以美譽。在此期間,賽金花與後來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相識。
洪鈞也因賽金花出色的社交能力對其倍加寵愛,賽金花與洪鈞的感情在此期間日益深厚,二人在柏林居住期間生下一女,因其出生于德國,遂取名德官。
光緒十八年,洪鈞出色完成出使任務,與賽金花一起回到了北京居住。洪鈞與賽金花回國后,度過了一段美滿的時光。
可好景不長,洪鈞于次年因病去世,賽金花自此沒了依靠。
考慮到身份低微的賽金花和其年幼的女兒,洪鈞囑咐他的族弟洪鑾,在自己的財產中撥出五萬兩銀子給予賽金花,作為孩子的撫養費和賽金花的養老費。從中也可得見,洪鈞對賽金花也是有幾分真情。
洪鈞的死,給了當時渴望安穩生活的賽金花重重一擊,她的生活也隨之又跌入谷底。
洪鈞本已為賽金花及女兒安排好了后半生,奈何他所托非人。後來洪鑾將洪鈞去世后給賽金花留下的五萬兩銀子私吞,洪鈞正妻又妒忌其受到的寵愛,強行奪走其愛女,并將身無分文、無依無靠的賽金花殘忍趕出了洪家。
走投無路之下,賽金花離開了洪家,不得不再入風塵,并改名曹夢蘭,取花名傅彩云,意圖與過往一刀兩斷,南下上海,重操舊業。
賽金花雖再次下海,但是憑借其出色的才貌和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她備受當時上流社會關注,她打著狀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招牌,名揚上海灘,被當時的人稱為花榜狀元。
花榜狀元的名頭給賽金花帶來了大量關注和贊譽的同時,也給她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當時賽金花所頂用的狀元夫人和公使夫人的名號被洪鈞家鄉的鄉紳們認為是在敗壞洪家的名聲,洪家被迫與一介妓女產生了關系,這對于極其注重名聲的傳統鄉紳們是重重的打擊,洪家由此對賽金花極其不齒。
同時洪鈞正室的父親也因名聲受到牽連而產生了不滿,于是聯合上海知府,強迫賽金花離開上海。
後來,賽金花北上天津,在天津認識了京劇愛好者孫作舟,兩人一起在濱江北道租房,并掛牌「賽金花書寓」,組織了「金花班」。
金花班的名號迅速傳遍大江南北,賽金花憑借自己姣好的容貌和出色的社交手段在上流圈子里過得風生水起,金花班的生意也如火如荼。
隨著生意的日益擴大,賽金花又搬回了北京居住。因其與京城名儒盧玉舫結拜,并排行第二,因而人稱賽二爺。賽金花借助其出色的交際能力及多年來積累的人脈,很快就在北京站穩了腳跟,時常出入高門權貴之中,一時風頭無限。
庚子年間,在賽金花的生意蒸蒸日上之際,清朝陷入了危機之中。受局勢影響,賽金花逃往北京通州。
在逃難途中,賽金花目睹了外國士兵對北京的燒殺搶掠,并感到痛心萬分。賽金花決定為北京城做些什麼。
在旅德時期,賽金花與此時的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有過接觸,賽金花利用自己與瓦德西的交情和特殊的旅德經歷,極力勸阻瓦德西約束手下士兵,不要濫殺無辜,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北京市民。經此一事,北京人對賽金花多有感激。
後來義和團殺害了德國特使克林德,德國由此提出了「處死慈禧太后」的停戰要求,李鴻章極力周旋于各國使者之間,依舊難以使德國方面改變要求,走投無路之下,李鴻章聽聞賽金花的傳奇經歷,于是請求賽金花調解。
賽金花苦苦勸說克林德遺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她跟克林德遺孀說,當一個備受尊重的人死去時,所能得到的最大殊榮就是為其修建牌坊。最終克林德遺孀同意了以修建克林德碑牌坊的方式來了結克林德被害一事。
林語堂就曾在《京華煙云》中提及:北京之所以免除了大規模的殺戮搶劫,這有賴于名妓賽金花的福蔭。魯迅也在《這也是生活》中對賽金花加以贊譽,封其為九天護國娘娘。
後來,賽金花又經歷了幾次不如意的婚姻,皆以失敗告終。賽金花的最后一次婚姻,是與曾任參議院議員、江西民政廳長的魏斯炅。二人在上海結婚,賽金花后改名魏趙靈飛。三年后,魏斯炅因病去世。
從此,賽金花又恢復了孑然無依的生活狀態。
魏斯炅去世后,賽金花帶著從民國初期就一直跟著她的女仆顧媽,居住在了北京故城一條破舊的小巷子里,不再入風塵,也無心交友玩樂,獨自一人為亡夫守節,苦度殘生。
賽金花一生三次嫁為人婦,又三次淪落風塵。
或許她曾在落雪的冷夜懷念她已逝的丈夫和夭折的孩子,或許她曾在落灰的爐火旁回想她華冠玉服、脂粉笙歌的周旋于達官貴人之中,或許她耳邊也曾響起過世人對她的謾罵與稱贊,權貴對她的不屑和追捧。
世情險惡,人情淡漠,她回顧半生,也算得上是精彩,也無人可以評說。
當她年老色衰之時,前半生的繁華皆成過往云煙,八大胡同拋棄了她,世人也遺忘了她,舊時的得意時光不會再有,只剩下一個破舊的房屋和年老的故人。
賽金花的晚年貧困潦倒,靠著舊友的救濟勉強度日。一九三六年,賽金花因病于北京過世,終年六十六歲。
賽金花死后由齊白石、張大千、劉半農等名人募集喪銀下葬,葬于今北京西城區的「北京陶然亭公園」之內,墓為大理石砌成,碑為花崗巖,高近兩米,為其保有了最后的體面。
著名畫家張大千為其畫肖像畫,齊白石為其寫墓碑名。
據說當時墓地四周還有《彩云圖》《前彩云曲》《后彩云曲》三塊石刻,《彩云圖》為張大千所繪,前后《彩云曲》是樊增祥的詩。其墓地周圍沒有松柏,沒有白楊,一片荒涼。
生前熱鬧半生的人,死后卻最為冷清。
現如今,賽金花的墓和墓碑在後來的動蕩中被迫遷走,不知所終,原址上只余下半抔黃土和一塊殘碑。
至此,一代名妓的一生落下帷幕,如何評價賽金花,史學界爭論了百年也未得其果,但可以確定的是,賽金花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是命運多舛,波瀾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