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皇帝的命令不僅不聽,還自豪地大聲呼喊「臣是酒中仙」!這在封建專制社會之中,純粹就是作死的行為。可歷代文人里面,李白還真就做到了這一點。
不僅如此,貴妃磨墨、力士脫靴,更是妥妥的人生巔峰。后來所有文人騷客,還有誰能像他一樣放蕩不羈。
不過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縱觀李白的一生,除去長安城中的開銷,由皇帝負責之外,到其他地方也幾乎都沒有工作過,成天都在游山玩水,他哪里來的那麼多錢?
反觀「李杜」合稱中的杜甫,任左拾遺,華州司攻參軍。工作任勞任怨不說,還一心想著得廣廈以大庇天下寒士,不及李白萬分之一自在。
事實上,李白在不工作的情況下,依舊能夠
游山玩水兩不誤,很多人都十分不齒。
其原因就在于他一生中的四個妻子,每一個都出身名門。這讓不少人不禁暗中讒口囂囂,認為李白大詩人腸胃可能不太好,吃不了太硬的飯。
以李白的第一任妻子許氏為例,就是高宗時期宰相許圉師的孫女,這身份后台,多少人能比。
在妻子的支持下,李白豈不是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身上沒錢了,家里隨便支援一點,就足夠他繼續游玩很久,根本不用擔心不必要的問題。
等到兩人生活快要十年的時候,許氏因病去世,其財產自然也到了李白手中,而這筆錢財,更是支撐他度過了后來許多原本應該艱難困苦的歲月。
第二任妻子劉氏,于許氏去世一年以后和李白相識,原本也對李白的才華十分欣賞。可相處在一起久了,反倒覺得李白沒有太多的本事,頗有些看不起李白,搞得李白憤而離開。
從這一點來說,這位劉氏也算是古往今來第一個看輕李白的女性了。至于再后面的兩位妻子,一人亡故,一人因李白流放,而不得相見,也算是頗為坎坷。
總之,因為這四位妻子,李白雖然不像其他人一樣外出工作,但也從來不會為自己的生計發愁。
盡管人們對李白的行為十分不齒,可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羨慕。只是想要擁有這樣的生活,還真要有李白一樣的才華才行。
在古代社會之中,商人地位低下,人們對金錢也不像現如今這般看重,滿腹才華的李白,絕對幸運。
除此以外,李白的名聲,以及唐玄宗李隆基專門送他的金牌,也讓他在唐朝四處游山玩水,根本不會受到任何阻攔。
以名聲來說,唐朝詩人無數,李白卻能夠力壓群雄,并且作出眾多精品,這便足以讓所有人都心生向往,并有意結交。
五湖四海之內的朋友,誰不想著與李白見一面,喝一場酒而自豪。
等到李白到了相應地方以后,自己一分錢不用花,別人全部承擔了,他又何必為生計發愁呢?更有甚者,為了請李白前去,就連路費都包圓,這讓李白怎麼好意思。
就當時看來,除去皇帝和朝堂官員之外,估計也就是李白的到來最受人們重視。大家都想看李白作詩,久而久之,反倒還有爭相攀比的情況出現。
而李隆基送出的金牌,除去不能免死之外,幾乎注定李白可以奉旨游玩。
電影《妖貓傳》中曾提及,唐玄宗讓李白離開長安,無論去哪里都行,離得越遠越好。
盡管影視作品和真實歷史有相應差距,但李隆基的首肯,各州、道、府、縣的官員們怎敢怠慢。甚至李白只需要拿出金牌,官員們懂得都懂。
一番享樂以后,還不會給人留下任何口舌,這樣的人生,只需要思考下一個目的地究竟是哪里,何必去焦慮柴米油鹽的煩勞。
因此,他即便一輩子游山玩水,即便不做任何工作,也完全不用為錢發愁。如果放到現在社會的話,其實就很像一些旅行家。
在游歷山川美景之時,只需要將美景和雞湯完美調和,就足以為生活買單。
只不過旅行家們,往往會為流量、文案、目的地等絞盡腦汁,李白卻不會放在心上。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李白愁不愁,大家不知道,但日復一日工作下的絕大多數人,反而會更愁。不過人生當苦無妨,只要樂觀堅強。
與其不齒他人的幸運,不如重視自己的人生。時間在每個人的指縫中流走,光是盯著別人,真不一定能握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