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身邊的猛將名將有很多,甚至還有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大家對常遇春、徐達、李文忠這些名將們也都是耳熟能詳。但是與朱元璋最好的一個人卻鮮有人知道。
他不僅是朱元璋唯一的結義兄弟,更是朱元璋身邊的功臣悍將,這個人就是田興。按理說這樣一個人,在朱元璋稱帝后本應該封王拜相,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是田興卻在朱元璋稱帝后的第一時間不辭而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朱元璋與田興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歷史上有名的乞丐皇帝,做過乞丐、當過和尚,最后成功逆襲成為了一國之主。朱元璋能夠成功,肯定離不開身邊人的幫助,而田興不僅是朱元璋事業上的得力助手,更是他的救命恩人。
相傳,田興和朱元璋是老鄉,小時候兩人在田間種地玩耍。後來遇到戰亂,兩人失散,朱元璋出家當了和尚,而田興則做起了小買賣當了商人。
有一次,朱元璋因寺里缺糧外出化緣乞討時不幸染病,而恰逢遇到了外出做買賣的田興。幼時好友重逢,田興不僅沒有嫌棄落魄的朱元璋,還出錢出力給朱元璋買藥、親自照料他直到對方康復。朱元璋康復后,兩人還義結金蘭,結拜為異性兄弟。從此,朱元璋就稱田興為大哥。
如果朱元璋甘愿當一輩子的和尚,可能歷史上就沒有大明王朝什麼事兒了。但是朱元璋又怎麼可能一輩子蝸居在寺廟里。沒多久他就還俗投奔了紅巾軍。
朱元璋加入紅巾軍后就到了郭子興的重用,朱元璋就想讓自己的義兄一起加入紅巾軍起義,不過卻被田興給拒絕了。田興雖然沒加入紅巾軍,但是卻一直在關注這自己的小兄弟。
他發現那些所謂的起義軍一直以來只顧相互斗爭,爭搶地盤,根本不足以成就大事。而朱元璋才是有著推翻元朝腐朽統治能力的人,于是他勸朱元璋成立自己的隊伍。
朱元璋也覺得自己義兄說得有理,于是就開始組建自己的隊伍。而為了幫助朱元璋招兵買馬,田興甚至散盡家財。不僅如此,他還一直在朱元璋身邊幫他出謀劃策。要知道,田興雖然是個商戶,但也算是文武雙全之人,不僅武功高強能夠帶兵打仗,在謀略上也十分出眾。
也正是有了田興,和其他幫手的幫助,朱元璋順利攻下了金陵建立的大明王朝。
可以說與其他二十四功臣相比,田興的功績之多不少。但是為什麼他沒有出現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名單之中呢?甚至連他的名字都嫌少有人知道。那是因為在朱元璋準備登基稱帝,封賞群臣的時候,田興卻不辭而別了。
據說,在田興離開之前曾讓常遇春給朱元璋帶來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如今天下已定,你也成為一國之君了,你一定會是一位明君,但當官并不適合我。
我現在就要離開去云游四方了,享受在你治理之下的太平盛世,就不再來多事的參和朝事了。
辛辛苦苦一起打下來的江山,眼瞅就可以享受勝利的果實了,田興這樣就離開讓包括朱元璋在內的很多人都覺得他只是說的玩笑話。但是誰承想,田興真的不是說說而已他真的就不辭而別,消失不見了。就算朱元璋下令在全國搜尋也毫無結果。
田興為什麼走?也許是因為他真的只是生性不拘,不適合當官,也許是因為他熟知朱元璋的性格,預料到之后朱元璋可能會殺戮功臣,但是真實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只有田興自己知道。
也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朱元璋對田興的感情一直也停留在兩人感情最好的時候。朱元璋也一直在派人尋找田興,但是一直都沒有結果。直到有一次傳出有個縣城出現了一位打虎英雄,以一己之力擊殺了數只猛虎。朱元璋聽后立馬反應過來這個人肯定就是自己的義兄田興,于是就派人去請田興歸朝。
但是派去的人卻沒有請回田興,只帶回來田興不想當官的一句話。為了勸回自己的好兄弟,本來沒什麼文化的朱元璋甚至親自寫了一封信給田興。這份信也是后世有名的《與田興書》,這封信寫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誠意滿滿。
朱元璋雖然已經貴為天子,在信里卻主動降下身份,以弟弟自稱。說自己又多麼多麼想念義兄,懷念兩人一起并肩作戰的日子。還直言雖然兩人不是同胞兄弟,但是卻一起出生入死,情同手足。
這封信也確實打動了田興,更何況皇帝的姿態都擺得這麼低了,自己怎麼也得給對方面子才是。于是,田興親自去到京城面見朱元璋。
朱元璋見到田興十分高興,甚至不顧政事與田興徹夜暢談,并多次邀請田興回京當官,不過都被田興拒絕了,表示自己真的不適合當官,最后朱元璋終于表示理解,選擇放田興歸隱山林。
遠離朝堂的田興雖然沒有像其他開過名將一樣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姓名,沒有享受成王拜相后的榮華富貴。但他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卻是不容忽視的。
也許在很多人眼里他的選擇是不理智的,但是與那些后期被朱元璋清理的功臣相比他又是幸運的。只不過,我們很遺憾的是,這樣一個有勇有謀也有能力的人,卻鮮少有人知曉他的故事。
但是也許歸隱山林的田興在想起自己放棄的榮華富貴時也可能有過后悔,但是我相信能在朱元璋微時出手相助,甚至散盡家財的人可能就是這樣一個視金錢為糞土的世外高人。而田興後來到底怎麼樣了,因沒有史料記載,如今世人也無法知曉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