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亂世當道,便也是群雄并起之時,而東漢末年的戰亂,有一個人物爭議頗大,他既求賢若渴,又說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負我」,這個矛盾的人物,出自《三國演義》,也出自歷史上的三國時期。
此人名為曹操,他的傳言不少,除了上述的那句「名言」之外,還有他喜人妻這一說,但不管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從歷史上的記述來看,曹操始終是一位梟雄,亦或是奸雄,而成就他如此地位,和他手下不少勇猛而又忠誠的將士,脫不了干系。
典韋和許褚,三國時期兩大猛將,具被曹操收歸麾下,且都勇猛無雙,忠誠無比,是曹操手下一等一的大將,除開典韋戰死之外,許褚在曹操死后卻也銷聲匿跡了,此中事情,有何玄機呢?
先說典韋,他乃是在許褚之前的一員大將,大多數人對他的了解,來自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一書,而典韋這個人物也并不是虛構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其結局也是為了保護曹操而亡。
典韋此人是陳留已吾人,天生就是個兇猛的,外形看起來也是十分魁梧,在認識曹操以前,他就干了一件大事——在眾目睽睽之下殺了人,而后揚長而去。
他殺的人叫李永,典韋跑到李永府外,等他一出府,典韋掏出一把匕首就把人捅死了,順帶手還把人老婆給殺了,殺完人也是一點不帶慌的,還擱那慢悠悠的走路呢,當時李永家旁邊就是集市,典韋這一手刺殺真是驚呆了眾人。
驚呆歸驚呆,典韋不跑,可眾人得追啊,但追歸追,這典韋這麼兇殘,誰也不敢真的跑上去問他,說你干啥殺人啊?你知不知道這違法啊?
一直到典韋都走了四五里路了,才有人上來找他「打抱不平」,原來是李永的朋友看不下去了,這人也太囂張了,青天白日的就殺人,還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殺完人還不趕緊跑,實在是囂張至極!
然而,李永的朋友不行啊,打不過典韋啊,打了沒一會,典韋就脫身了,而這次的事情可謂是憑空炸出一道雷,直接把典韋的名聲打響了,大家都知道了有這麼一號猛人,為後來被曹操收入麾下,也打下了基礎。
典韋在貼身保護曹操之前,跟著夏侯惇四處征戰,隨后才被曹老闆發掘,一直帶在身邊。
為了不辜負曹老闆的信任,也是為了曹老闆的安全,典韋幾乎是白天黑夜的圍著曹老闆轉,晚上也不回自己的住處,直接就在大賬附近歇息,白天也會一直站在曹老闆周圍,不懈怠一絲一毫,可以說典韋真的是「寸步不離」
了,而他的下場,也是為了保護曹操而死。建安二年,曹操打宛城,張繡本來已經投降于曹操了,但曹操這個人吧,這個時候犯了點小毛病,他看上了一個女眷,恰好這位女眷就是張繡家的,可能是有恃無恐,曹操不顧人家的意愿,把那女子強要了過去。
可這事被張繡知道,他立馬就不爽了,聽取了賈詡的建議,突然就反了,曹操完全沒料到事態會演變成這樣,只能先逃,而典韋守住門外,張繡也沒奈何,但時間一久,典韋還是敗給了人海戰術,死前,他怒目而視,根本就是視死如歸。
等到典韋死后,張繡的軍隊才敢上前查看,確認他已經死亡,把他的頭顱割下來互相傳閱,後來消息傳到曹操耳中,曹操痛哭流涕,想方設法取回了典韋的尸首,葬在了襄邑,之后曹操每次經過襄邑,都會祭奠一番。
至此,典韋退出了歷史的舞台,許褚便接過了保護曹操的擔子,一直兢兢業業,也是出了名的勇猛和忠心不二。
漢末,四處都是戰火連連,許褚的家鄉也不例外,為了應對賊兵的入侵,許褚帶領鄉親們奮力抗敵,打得周圍的賊人不敢隨意入侵,保衛了家鄉的安寧,建安二年,許褚帶著鄉親們歸順了曹操,自此,兩人開始有了交集。
曹操討伐張繡的時候,許褚作先鋒,死在許褚手下的敵軍,數以萬計,曹操也對他刮目相看,認為他是個人才,但曹操生性多疑,這會的許褚,還沒有完全得到曹操的信任,真正讓許褚晉級,成為貼身護衛,還得從建安五年那件事說起。
那年,曹操跟袁紹在官渡對峙,徐他等人密謀要暗殺曹操,一直在尋找下手的機會,但許褚往曹老闆身邊一站,他們也不敢下手,耐心等到許褚離開了,徐他一看,這可是個好機會,立馬就揣著一把利刃,請求面見曹操。
而許褚這邊,回去之后總覺得哪里不對,實在是放心不下曹操,于是又返回了,徐他滿心期待著斬殺了曹操,可一進賬,只見偌大一個許褚,也在賬內,徐他一見這場景,怎麼和預想中的不一樣啊?
徐他驚訝的神色,怎麼藏都藏不住,許褚見此人神色怪異,立馬心生警覺,越想越不對勁,干脆就把人殺了,後來事情查明,曹操看許褚真是越看越喜歡,心里對他的信任也是蹭蹭蹭的上漲,從這事之后,兩人幾乎就形影不離了。
建安十六年的時候,許褚跟著曹操一起征戰潼關,當時面臨著渡河這一問題,為了確保大軍順利過去,曹操帶著許褚等人斷后,大軍還未全過,馬超卻帶著人追了上來,直接就給曹操來了個「萬箭齊發」,那箭矢就像不要錢一樣,密密麻麻的射了過來。
一時間,形勢變得十分嚴峻,敵軍也越來越多了,許褚見敵軍來勢洶洶,立馬決定保著曹操上船渡河,許褚把曹操扶上船,打算先送曹操走,但余下的士兵都明白,敵軍人多勢眾,若是不趕緊過河,哪里還能留得一條命在?
于是都紛紛往船上爬,可船也是有承重數量的呀,哪能經得住這麼多人瘋狂往上爬呢?許褚見船只超重了,心里明白再這樣下去,船就要沉了,為了以明軍績,他直接動手砍那些攀爬的人,又舉起馬鞍來為曹操擋箭,就這樣,在許褚的保護下,曹操最終順利渡河。
之后,曹操和馬超、韓遂單獨談話,只帶了一個人就去了,馬超見他如此,心中頓覺這是個好時機:自己勇猛無雙,這曹操只帶一人,真是暗殺偷襲的絕佳機會。
但是馬超平日里,也聽說過不少關于許褚的傳聞,對其人不光是有好奇,也有幾分敬畏,見到曹操如此大膽,就問道:「曹公的虎侯在哪里?」
曹操聽到馬超的問話,就指了指旁邊站著的人,馬超循著他的手勢看去,許褚怒目視之,原來,曹操正是因為帶了許褚,這才敢只帶一人便來赴會,馬超見此,心中也掂量了一番,最終還是沒敢動手,而許褚「虎癡」的名頭便是由此而起。
許褚的忠心和勇猛舉世皆知,而他也并非一個有勇無謀的草莽匹夫,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關羽死亡那年,曹操回了洛陽,曹仁特意趕回來朝謁,在曹操寢宮外面等候,恰巧碰到了許褚。
曹仁久聞許褚威名,此時看到真人,想邀請許褚去旁邊的偏室聊聊天,曹仁本人官職不低,還是宗室重臣,許褚怎麼厲害,也越不過他頭上去,按理說來,尋常人被這樣邀請,心里可不得樂開花,但許褚卻拒絕了。
許褚說了一句「魏王快出來了」,轉身就走了,這一做法在曹仁看來,可真是太沒面子了,直接把許褚這人記恨上了,畢竟曹仁論身份地位,哪樣不比許褚高?在他眼里,他可是紆尊降貴邀請許褚,何曾這樣受人輕視過?
也有人問許褚,說你怎麼能這樣呢?你怎麼敢的呀?人家什麼身份,你什麼身份,還敢給人家擺臉子?
但對于許褚來說,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他覺得自己效忠的對象就是曹操,曹仁就算身份地位都高,可按照職務劃分來說,曹仁是外藩之將,但自己卻是負責內部守備的,真要說話,就在外邊說,拉他去沒人的地方說話,這算怎麼回事?
不得不說,許褚心里還是有自己的計較,頭腦清晰,格局也大,曹老闆後來也聽說了這件事,十分贊賞許褚的做法,還給他升了官,但不久之后,曹操就去世了,許褚還為此痛哭不已,甚至吐出血來。
曹操死后,許褚的活躍度大大降低,尤其是在《三國演義》里面,還給人一種消失的錯覺,實際上,許褚一直很受曹操家族的信任,雖然曹操死了,但許褚也并未因此被排擠。
黃初元年,曹丕稱帝,還給許褚升了官,封了個「萬歲亭侯」,曹丕還將自己的安危交到了許褚手中,讓許褚負責自己的警衛工作,這難道不算是信任嗎?這難道還不算是重用嗎?至于造成所謂的消失的所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戰爭變少了。
以前曹操老是帶著許褚四處征戰,遇到危險的可能性,以及危險指數,都大大上升,所以護衛過程也比較驚心動魄,容易被流傳,而曹操死后,生活相對平靜了不少,許褚被曹丕留在宮里當貼身護衛,故而事跡便少了很多。
但許褚在曹家的地位可不一般,不僅曹丕讓他護衛自己的安全,在太和元年,曹叡即位后,也十分喜愛許褚,又進封許褚為牟鄉侯,不僅如此,還愛屋及烏,挑了許褚一個兒子,賜封關內侯,由此可見,許褚的恩賞不斷。
《三國志·魏書·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有記載,許褚死后,被追謚為壯侯,曹叡還念及許褚的忠心,再度在他子孫中挑選兩人,賜封關內侯。
歷史上對于典韋和許褚的評價不少,例如:「許褚、典韋折沖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思齊忠壯而異才,求之古人,張飛、許褚等也」;「典韋雄武壯烈,不在遼、褚下」,諸如此類,數不勝數。
可見,典韋、許褚確實世所罕見,實在是不得不羨慕曹操,能同時擁有這樣兩員大將,而許褚的結局,也是羨煞了許多武將。
參考資料:
《三國志》
《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