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皇帝幾乎都很勵精圖治,尤其是清軍入關后的前幾位皇帝,理政勤快,且十分「好戰」。
正是有了這些皇帝們的東征西戰,大清帝國才能平定各種少數民族的叛亂,還讓清朝的疆域擴張大既元朝之后,版圖第二大的朝代,有1316萬平方公里。
版圖面積雖遜于元朝一些,但清朝的統治遠比元朝穩固得多。當然,這種穩固也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畢竟清朝曾經也經歷過慘痛的戰役,其中以和通泊之役為典型。
據悉,在和通泊之役中,清朝八旗精銳割辮血戰,全軍覆沒,北京城家家戴孝,著實慘烈。
康熙皇帝執政61年,就有大半生的時間在征戰,他的兒子雍正更加勤政。為了大清朝,雍正嘔心瀝血,成了嬪妃最少,踏入后宮時間最短的皇帝。
康熙年間,蒙古準噶爾部就一直不服清廷的統治,總是在叛亂。康熙雖嫁了公主過去和親,矛盾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康熙可謂恨透了準噶爾。而雍正繼位后,準噶爾和清廷的矛盾再次爆發。
可以說,準噶爾是清廷在中原地區外,最難啃的骨頭。清軍打仗所向無敵,準噶爾卻狠狠讓清軍大敗了一回,拂盡了清廷的臉面。
那就是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戰,清軍數萬大軍被打得只剩2000殘兵退回。聽說前線慘敗,北京城中旗人家家自覺戴孝,為死去的英魂默哀。可見這場敗仗在旗人心里的打擊有多大。
雍正五年時,準噶爾部落的首領是策零。新準噶爾汗上位上,準噶爾國力發展迅猛。雖然滿蒙世代聯姻,但不是每個蒙古部落都愿意臣服清廷。準噶爾被康熙打了三次之后,表示對清廷稱臣。
但一朝天子一朝臣,準噶爾與其說是對清廷稱臣,不如說是被康熙打怕了。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后,隨著新汗王的繼位,準噶爾又不滿清廷的統治了。
策零年輕氣盛,跟沙俄打了一仗后,渴望戰爭的心更加強烈,加之從來不服氣先人的臣服,便在不斷地用兵挑釁清廷。
雍正決定再次給準噶爾一個痛苦的教訓,讓他們記住清軍是他們不可戰勝的夢魘,結果,他輸了。
1729年,雍正就決定攻打準噶爾,派了西、北兩路大軍開進蒙古草原。康熙這次選任的兩位將領是精心策劃過的。
西路將領是岳飛的第二十一世孫,雍正的寧遠大將軍岳鐘琪。康熙年間岳鐘琪就率軍入川對付過侵擾藏區的準噶爾部;雍正繼位后,岳鐘琪曾任參贊大臣與年羹堯一起出征平定青海,被雍正授以川陜總督之職。
這次再率軍攻準噶爾,岳鐘琪擔此大任名副其實。
北路軍將領是三等公傅爾丹。傅爾丹也曾在康熙晚年時大勝過準噶爾。雖然在將領上有保障,但雍正并沒有急于求勝,而是選擇穩扎穩打,一點一點往準噶爾方向進駐,慢慢推進。
可聽說來的是準噶爾的這兩個勁敵,狡猾的策零并沒有正面應戰,而是向清廷上書,假意請降。為表誠意,還向雍正獻上了叛黨的首領和碩特蒙古親王羅卜藏丹津。
雍正以為清軍的震懾已到位,不戰而勝,便命令西、北兩路都暫緩對準噶爾用兵,并令傅爾丹和岳鐘琪回營。沒想剛好中了策零的計。
策零其實一直在暗中備戰,清軍的主帥一走,他馬上發動了進攻。毫無防備的清軍倉皇應戰,敗,損失了大量的戰馬和糧草等戰略物資。
蒙在鼓里的雍正這才看清策零的假降的意圖。清軍遠征準噶爾,每次最大的難題就是運送糧草這件事。策零先偷去了糧草,清軍便不敢輕易出戰。
但是清軍人已在草原駐扎,越拖越難。雍正隨即下令速速開戰。
可岳鐘琪被假情報所騙,帶軍前往吐魯番,結果這是策零的調虎離山,他的大軍主要用在了對付傅爾丹的北路軍上,留了小部分軍隊跟著岳鐘琪牽制西路軍,并再次用計使傅爾丹相信了另一則假情報,傅爾丹部隊本身追至博克托嶺,認為全殲策零的機會來了,沒想再次掉進策零的圈套被圍。
其實被圍不可怕,傅爾丹帶的都是精兵強將,按他的部署,正常突圍不是問題,可天不遂人愿,大戰時,草原上突然天降冰雹,清軍陣列被打亂,策零的軍隊窮追不舍。
雖然突圍,但清軍中的一些蒙古將領叛逃。剩余的清軍逃至和通泊時,策零早已將在沙俄繳獲來的大炮安放在這里等著清軍上門。人心潰散,地勢也不占優勢,強大的炮擊下,清軍死傷慘不忍睹。
策零和岳鐘琪幸存下來了,可是此戰損失的全是八旗軍的精銳,回朝后,傅爾丹被降罪,岳鐘琪也被定誤國罪,免官被拘。直到乾隆帝打大小金川之戰時,才重新起用他們去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