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是一個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天,在現代我們的婚禮逐漸西化,通常大家都是身著潔白的婚紗,步入禮堂,然后與父母長輩敬酒,新人致辭,與來賓暢飲,結束后新人便送入洞房。
在現代的西式婚禮尚且如此復雜,在古代的皇帝和皇后的成婚更是舉國關注的大事。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皇帝大婚的秘密吧。
在古代,婚禮中的「六儀」制度是非常完善的。而皇帝的婚禮也大多都按照這些規矩來置辦。「六儀」中的婚禮規程非常繁多,比較重要的大致是祭告天地、臨軒命使、納采禮、告廟儀,冊后。
祭告天地很簡單,古人相信神靈自然,每逢做大事前都需祭祀祈求。皇帝大婚亦是如此,在婚禮之前告知天地、祈求平安。
臨軒命使 便是皇帝在眾多臣子之間挑選一些,讓這些人來婚禮中擔任使臣。將使臣挑選好后便會進行「納采禮」。
所謂納采禮便是讓皇帝宮中的人去到皇后的家中,向皇后的父親請婚,皇后家族這方接受完詔書之后便會答復感謝皇帝的恩寵。
告廟儀就是將皇帝成婚的時間、地點等等細節告訴宗廟祠堂,告知列祖列宗。請求列祖列宗的庇護,保佑皇家的子孫昌盛。
最后便是最為盛大的冊后,冊后也就是冊封皇后。冊封皇后的儀式會在皇后原本的母家進行舉辦,儀式開始后,宮中的女官會為皇后送來之前準備好的服裝首飾。換好之后便會有人向皇后宣讀皇帝的冊文,然后賜予皇后典冊。
等到這一切完成,使臣、文武百官便都會隨著皇后的車馬浩浩蕩蕩地前往皇宮。
皇后作為正室妻子便會從大清門進入皇宮,而后再從天安門、午門、最后到后宮。這路途是只能皇后走的路線,而其他的妃嬪只能夠走后門神武門。
等到皇帝與皇后在前朝的婚禮儀式完成,入了洞房后婚禮也不算完成,洞房內會早早地放上花生、紅棗、桂圓、蓮子等東西,寓意早生貴子,婚房內也會用紅漆刷上一遍,襯得整個宮殿紅紅的,十分喜氣。
床的兩邊也會雕刻上龍鳳紋,床上會有「百子被」床前會有「百子賬」上面繡滿了不同神態樣貌的孩子,象征多子多福。
曾經一位太監晚年出宮后,在臨死前就道出了一個秘密:就是皇帝大婚當夜,入了洞房,皇帝揭了蓋頭以后,宮女便會端上來一盤餃子,也就是「子孫餑餑」 「餑餑」兩個字是滿語。
它的漢語意思其實就是餃子,但它與我們現在吃的餃子還是有一些不同,子孫餑餑是用栗子、花生、紅棗等作為餡料,只煮一會兒, 半生不熟。
端上來之后皇后便會吃上一口,這時旁邊的宮女會問皇后:「生不生」,皇后便會回答「生」。
其實這里的生看似在回答子孫餑餑是不是生的,實際上是在寓意早日得子,為皇家子孫昌盛討一個好彩頭。
我們現代的婚禮通常會讓新郎新娘喝交杯酒,這里的交杯酒就是從合巹禮演變而成的。
巹其實是指的一種苦葫蘆,同普通的葫蘆一樣,從中間豎著劃開后,便會有兩處圓圓的凹槽,這中間便會盛上酒,而葫蘆柄的兩端會系上繩子,兩人同時飲用。
苦葫蘆如其名是很苦的,用它來裝酒給新人喝其實也象征著夫妻二人往后能夠同甘共苦。用繩子系上又象征原本的夫妻兩人本是為二體,而婚姻將兩人聯系在一起。
各朝各代的皇帝婚禮有些細節都各有不同,比如在清朝,滿族人會比較信奉
薩滿教,于是在成婚的當天,皇帝皇后兩人還會前往洞房的西邊屋子去祭拜,而這個儀式過程則會由一名薩滿老婆子來主持。但總的來說流傳較廣的就是這些。有的習俗我們稍有改變但依舊流傳至今,但有的早已只留存在書中,對于這些婚禮習俗,你是怎樣看的呢?
結婚對于普通人而言,是挑選伴侶,攜手共同生活。他們在進入婚姻時大多數都是滿懷期待和幸福的。但是對于古代的皇帝而言,他們的婚姻,大多數都只是為了朝堂穩固。所看中的也是皇后這個人身后的家族地位。
而皇后也是看上去風光無限,實際上是皇帝與皇后大多沒有情分,皇后雖有妻子的名,但實則更像是后宮中的一個臣子。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寵愛,最后依舊會孤獨地過完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