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代影視劇中,我們常常能聽到一句話:
將犯人發往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
犯人往往聽到這句話都會面如死灰,因為他們知道,走一趟寧古塔,比走十遍黃泉路還要恐怖。
然而,對于犯人來說流放讓人聞風喪膽,但是對于負責押送的差役們來說,這可是個不可多得的美差。
我們都知道,寧古塔是個苦寒之地,它位于黑龍江牡丹江一帶,從京城到寧古塔足足1500公里。
古代沒有汽車飛機,所以押送的官員們與犯人自然是要用走路的方式出發。犯人們帶著沉重的枷鎖,沒有吃的沒有喝的,有些人還有一身傷,所以路上走得十分艱難。
雖然比起犯人們來說,押送的官差稍微好受些,但是也不是多舒服,他們照樣需要雙腿走路,等走到寧古塔,路上的官差也要累死不少。
雖說這個差事這麼辛苦,但奇怪的是,自古以來官差們都搶著押送囚犯,尤其是女囚更加搶手,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流放的路上多麼辛苦。
古代皇帝一般都會把南方人往北流放,北方人往南流放,總之選的都是蠻荒或者苦寒之地。就拿清朝最經典的「流放寧古塔」為例來說。
凡是被判流放的犯人,需要在一個月內就要上路,他們帶著沉重的手銬與腳鏈,一般為了防止犯人逃跑,都會將他們全部用鐵鏈鎖到一起。
不同的朝代出發方式也不同。
清朝時期都是男女老幼一起上路,每天必須要走50里路,要知道,一個身體素質比較好的普通人,不吃不喝走10個小時也不過能走40公里左右。
那麼餓著肚子,身上帶著受刑后的傷口,并且帶著沉重枷鎖的犯人,每天需要走到25里路,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不過其實這點苦對于犯人來說其實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他們一旦走過遼東,那噩夢才剛剛開始。
古代的東北偏遠地區很多都沒有開發,除了蠻荒之地,還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這些原始森林中除了藏著一些劇毒的蛇蟲鼠蟻,還有食人的野獸。
很多犯人半路被野獸吃掉,甚至官差也有喪命者,這些都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是恰好在冬季上路,也許路上沒有了劇毒的昆蟲,但是東北的天氣能達到零下30~40度,并且在幾百年前的古代,那些未開發的地區可能會更冷。
這種冷可不是普通的瑟瑟發抖,很多犯人衣不蔽體,沒有飯吃,一個不小心就要被活活凍死。
而對于官差來說,除了有生命危險,還要隨時防止犯人發生暴動。
很多犯人都是舉家被流放,要說古代的囚犯害怕牽連家人而乖乖就范還能理解,那麼當他們舉家都被流放的時候,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所以這就不排除有的犯人會趁機反抗,甚至有權有勢的人家還會有人半路劫囚,一旦路上出了什麼差錯交不了差,負責押送的官差肯定要受到重罰。
我們既然已經了解了流放的可怕,就應該知道押送犯人也是個很辛苦,并且有生命危險的活,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官差們都搶著來押送呢?
其實對于官差們來說,押送犯人比在衙門里干活舒服多了。
說到這里就會有很多人問,衙門里的官差有銀子拿,威風凜凜,吃喝不愁,每日喝酒吃肉,甚至還能打打牌,為什麼不舒服呢?
然而,我們不要被電視劇欺騙了。
也許會有生活這麼滋潤的官差,但是負責押送工作的官差卻絕不會這麼舒坦。
就拿清朝時期來說,衙役并不是在官制內的人員,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相當于「臨時工」,他們是衙門里地位最低的人員。
他們每日大清早就要起床點卯,隨后升堂、審訊,如果有需要抓捕人員這種吃力還要被罵的活,那自然只要他們去做。
平常沒有活計的時候就會在衙門里打掃衛生,收拾刑具等,又或者幫自己的領導跑腿,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古代,可沒有人敢反抗上級的命令。
那麼相對來說,如果外出去押送犯人,天高皇帝遠,反而比在衙門里被壓迫舒服得多。
此外,如果他們恰好押送的是一些犯了罪的名門望族,那麼他們的運氣簡直是爆棚了。
很多有錢的人家害怕家人受苦,就會拿出很多銀子賄賂官差,讓他們對犯人多加照顧,如果有更豪橫的家族,會直接掏錢買幾輛馬車,帶上吃的喝的,讓他們舒舒服服的上路。
另外,但凡是身份不一般的人被流放,那就極有可能不會出現一大批亂七八糟的奴仆,那麼人少了,官差也省心,路上對于犯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路上說不定旅途還十分愉快。
當然了,流放的犯人也有整個家族,包括奴仆們被流放的,流放隊伍浩浩蕩蕩,官差們一人領一個隊伍,那麼他們拿的錢就少了。
另外,還有一個看似荒唐,卻也不是不可能的原因。
有些官差押送犯人后,也許會等到一個機遇,歷史上被流放后又平凡的人不在少數,如果在流放的途中,哪個心地善良的官差曾經對他加以照顧,那麼等他平反以后,自己也有可能飛黃騰達了。
很多人說,在古代一旦被流放,幾乎沒有平反的可能性了,然而這并不是絕對的,清朝時期的紀曉嵐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當初紀曉嵐因為得罪了乾隆,被發配到新疆,兩年以后乾隆又因為無人可用,將紀曉嵐召了回來。
那麼我們想象一下,如果當初押送紀曉嵐的官差恰好做了什麼事讓紀曉嵐感激不盡,那麼難保紀曉嵐回來后不會對他加以回報。
這些官差除了搶著押送犯人之外,在這其中,
他們尤其喜歡押送女囚犯,里面又有什麼隱情呢?
說到這里很多人都認為,女囚犯是個相當敏感的話題了,官差們搶著押送女囚犯,是不是方便行一些不軌之事呢?
其實這還真是其中一個原因。
在電影《寧古塔》中,就說了閻祿堂被流放一事。
閻祿堂新婚當夜,還沒見到新娘子就被抓起來流放了,在流放的隊伍中,除了新娘子,兩個陪嫁丫鬟也一起被抓走了。
在路上,這些女眷們吃著餿了的食物,穿著單薄的囚衣,看起來就楚楚可憐,于是押送的官差就起了歹毒的心思。
他們私下討論新娘子是在洞房前還是洞房后被抓的,如果是在洞房前,那麼說明新娘子還是清白之身。
最后經過討論,有個人說道,抓到新娘子的時候她連衣服都沒脫,肯定是還沒有圓房。
這下幾個官差來了興致,反正女囚被流放到寧古塔后也要被糟蹋,既然這樣還不如他們先享受,于是這個女囚就被侮辱了。
最終女囚因為不堪受辱跳崖而死,官差們就習以為常地處理了尸體,然后繼續趕路,其殘忍程度可見一斑。
在真實的歷史上,女性都會纏足,所以她們的走路速度相較男性來說就慢了不少,原本三五個月的路程,她們至少要走一年。
這一年的時間可不容小覷,很多女囚走著走著孩子都生出來了,這對于那些如同禽獸的官差們來說,不比要送男囚要舒服多了嗎?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官差都會做這種事,一方面有些人沒這個膽子,另一方面如果是押送的有錢人家的小姐,她的家人會拿出一筆不菲的錢財給官差。
這筆錢往往比押送男囚犯得到的要多得多,這里面自然有說法。
很多女囚被官差糟蹋的事,大家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心疼女兒的人家就會特意準備一筆錢,這筆錢就是為了讓官差不要碰女囚犯。
很多拿到錢的官差都會遵守承諾,畢竟他們押送完還要回京復命,要是被囚犯的家人知道自己碰了他們的女兒,那自己肯定要遭殃。
說到這里也曾經有人發出疑惑,有錢人家半路給官差們塞點銀子,直接逃跑不就行了嗎?
其實古代的流放沒有那麼簡單,每走到一個地區都有嚴格的文書,要是中間出了什麼差錯,那指定沒多久就會傳到皇帝的耳中,官差們也要掉腦袋了。
其實綜合來看,古代負責押送的衙役們,比之在衙門干活確實稍微舒服一些,有很大的幾率能拿到一大筆銀兩。
如果只是安安穩穩地在衙門干活,那可一輩子沒什麼出頭之路了,所以他們都搶著去押送犯人,尤其是女囚犯。
只是從這件事上來看,無疑是揭露了人性丑陋的一面,自古以來,人們都是「無利不起早」,正因為有利益,所以他們才擠破頭地去爭搶這個位子。
另外也從另一個方面看出,古代女子地位低下,生活得比我們想象得更加凄慘,這是封建社會的悲哀,實在讓人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