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開國初年,一日,皇帝帶著嬪妃宮女們在后花園玩樂,拿彈弓射麻雀玩,皇帝生的五大三粗、黝黑壯實,拿弓姿勢嫻熟,彈無虛發,一看就是練家子。
這時,一位宦官匆匆進來,說張大人有要事稟報,皇帝一聽有急事,立馬扔了彈弓,揮退嬪妃,速傳張大人覲見。
然而聽著聽著,皇帝的臉漸漸黑如鍋底,這老頭子匯報的竟全是些雞毛蒜皮的瑣事!
皇帝火了,斥道:「妳跟我說有要事,結果就這些雞毛蒜皮?」
張大人慢條斯理道:「至少比官家打麻雀重要。」
脾氣本就火爆的皇帝聞言勃然大怒,抄起一旁的玉斧就用柄狠狠抽張大人的老臉,打飛張大人兩顆本就不結實的牙,張大人被打后,默不作聲彎腰把地上的牙撿起,揣進兜里。
皇帝看他這番動作,更是氣不打一出來:「怎麼?妳這是要保留證據準備參朕一本嗎?」
張大人昂然道,臣當然不敢狀告官家,但是史官會把今天發生的一切都記錄下來!
皇帝猶如被潑了一盆冷水,霎時冷靜下來,發覺自己干了件蠢事,不過他倒也能屈能伸,立馬傳喚太醫,還訕笑著給老臣賠不是,說了不少好話,還賜了他一些財物。
雖然這事后補救還是晚了,史書依舊記載了此事,但也讓人看到了這位皇帝知錯就改的真性情一面,這位能屈能伸的皇帝就是擁有傳奇人生的大宋CEO趙匡胤。
趙匡胤的父親是趙弘殷,母親叫杜氏,趙弘殷加入趙王麾下后,杜氏身為其新婚妻子也離開父母身邊,跟隨丈夫征戰的步伐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相繼夭折了長女長子后,兩人于成婚的第十個年頭再次喜得貴子,生下了次子趙匡胤,兩年后又生下了三子趙匡義。
趙弘殷在軍隊中征戰南北,立下赫赫戰功,但家里的擔子就全落在杜氏身上,隨著丈夫職務不斷變遷,杜氏也獨自帶著兩個兒子在王朝更替頻繁的亂世中四處奔波。
一次奔波路上,杜氏用擔子一前一后挑著兩個兒子趕路,路遇一騎驢道士,道士一見母子三人便面露驚喜,高興地差點從驢背上掉下來。
坐穩身子后,道士指著坐在籮筐里的兩兄弟驚呼道:「天下由此定矣!」
見杜氏不明所以,道士接著道:「妳肩上挑著的,可是兩盤龍啊!」
道士連連搖頭感嘆,說現如今百姓飽受戰亂之苦,都稱找不到真龍天子,卻沒想到一婦人能將兩個天子挑在肩上走。
這道士名叫陳摶,號扶搖子,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學者,長期舉進士不第,便摒棄仕祿功名,醉心道法,云游四海。
陳摶今日夜觀天象發現有異,便一路尋來,發現了這坐在籮筐里被母親挑在肩上的兩位小少年,認為兩人資質非凡,是真龍天子的氣運。
歷史證明,他的這句預言當真一語成讖,不過究竟是真神乎其神,還是另有說法,還有待定論。
少年時期的趙匡胤并沒展現出任何與真龍天子沾邊的潛質,反倒因家境貧寒,又長期漂泊,養成了一身江湖惡習,不愛讀書,好賭博打架,且喜結交三教九流的朋友。
弟弟趙匡義則與哥哥相反,自幼性格沉穩,喜歡讀書,看著倒是比哥哥更有成才之相。
母親杜氏是一位開明的慈母,見兩個兒子志趣不同,便決定因材施教,對于愛讀書的小兒子,杜氏就盡力搜集各種書籍古本送予他,對于看著不學無術的趙匡胤,就先讓他娶妻成家,收收身上的野性。
成家后的趙匡胤果然穩重了不少,看著刻苦的弟弟,覺得自己也該有個哥哥的樣子,毅然告別母親妻子外出闖蕩,誓要如父親一般,在這亂世之中打拼出一番事業。
事實證明,不擅長讀書的人未必就是啥也不行的廢材,趙匡胤進了軍隊,終于開始了大展拳腳的生涯。
他投靠了漢樞密使郭威的軍隊,開始征戰沙場,後來郭威發動兵變,建立了后周,趙匡胤也因立有戰功,在皇宮禁衛軍里謀得一份不上不下的職務。
趙匡胤昔日跟江湖三教九流長期打交道養成的一身交際本事在軍隊里非常適用,他靠著結拜弟兄在部隊里的力量越來越大,從寄居人下的小嘍啰一路慢慢升上來,從小頭目變成被皇帝委以重任的高級將領,再高級結交其他身份地位相似的將領,在禁軍中漸漸培養起屬于自己的心腹和勢力。
到最后禁軍從上到下都被趙匡胤安插了自己的勢力,進而控制了整個禁軍。
哥哥發了跡,自然不會忘了弟弟,趙匡義也加入了哥哥的麾下。
趙匡胤一路加官晉爵,掌握軍政大權,但成為皇帝的左膀右臂又如何?始終還是萬人之上一人之下,一個野心勃勃的人并不滿足止步于此,所以趙匡胤想當皇帝。
黃袍加身的亂世飛龍
960年春節,邊境傳來緊急軍情,遼朝和北漢聯軍入侵,宰相大急,嚇得都來不及核實消息真實性,就趕忙派趙匡胤率軍北上御敵。
當時京城里其實已經流言四起了,說等著瞧吧,趙匡胤出軍之日,就是他自立為天子的那一天。
果不其然,之后果然發生了并不怎麼光彩的黃袍加身事件。
那一夜,趙匡胤喝得酩酊大醉,回到賬子里倒頭就睡,他睡得挺香,麾下的將士們卻是一夜沒睡,籌謀著大事。
到了清晨,將士們全副武裝地守在趙匡胤賬外,趙匡義進去叫醒了熟睡的哥哥。
將士們見到趙匡胤走出賬子,便齊聲高呼:「諸軍無主,愿奉太尉為天子!」
趙匡胤睡得迷迷瞪瞪還沒反應過來,一件黃袍就已披在了他身上,一眾將士齊齊跪拜在地,高呼萬歲。
趙匡胤連連推辭,但眾人自然不依,趙匡胤無奈只好接了這一重任。
要說趙匡胤是真不知道軍中將士在籌謀著推他當皇帝嗎,那怎麼可能,他不過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罷了。
畢竟他總不能直接振臂高呼說,將士們,我想當皇帝,我們一起造反吧,這也忒不光彩,被動當皇帝,時機一到順水推舟便是,這樣自己名聲也好聽點。
說白了這黃袍加身其實就是一場兵變,很多王朝更迭換代都是這麼來的,古時候本就是能者得天下,沒什麼光不光彩之說。
后人之所以說趙匡胤不厚道,主要還是他選的時機不太行。
黃袍加身:是預言成真還是附會之說
時值周世宗柴榮剛駕崩,幼帝繼位,皇帝年幼,大權盡數掌握在趙匡胤手中,第一件事就是鏟除敵對勢力,把老對頭貶去了外地,自己全局控制了京城局勢。
先帝剛死,留下一對孤兒寡母,趙匡胤帶兵出征,路上就發動了兵變,自己當了皇帝,回頭反攻京城,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得皇位,這一點在后人看來是有點不厚道的。
趙匡胤自己心里也門兒清,他當了皇帝后,也有這種擔憂,跟昔日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們袒露心聲,說當皇帝很苦,他其實不怎麼想當。
趙匡胤苦悶地道:「萬一我的這些朋友也起來反我,我死了,我的孤兒寡母又該怎麼辦?」
所以說趙匡胤心里確實比誰都看得明白。
不過要說趙匡胤不厚道,其實也只是單指奪權這一件事,他在其他方面還是挺厚道的。
趙匡胤奪了皇位,按理說前朝幼帝就沒有留著的必要了,留著當吉祥物說不定哪一天就有人要打著他的旗號復辟后周,換做一個心狠手辣的皇帝可能就真殺之以絕后患了。
但趙匡胤沒有。
他即位后就封小皇帝當了鄭王,把小皇帝的母后封為周太后,遷居西京,奉養了一輩子,據傳趙匡胤還親自立下了規矩,所以宋朝歷代皇帝也都對后周的皇室后代多有照拂。
趙匡胤當了皇帝,民間就開始流傳出各種神乎其神的說法,無不都是指向趙匡胤是真龍天子。
其中就包括杜氏挑倆孩子趕路,遇上道士陳摶說她挑的是兩盤真龍。
而且這故事還有了后續,說是某日陳摶騎著小毛驢出游,聽說趙匡胤當了皇帝,又高興地從驢背上栽下來,爬起來歡笑鼓掌,連聲說天下從此太平了。
甚至趙匡胤的出身都加上了傳奇色彩,說杜氏生下趙匡胤時,趙匡胤身帶異香,三天都不散去,他爹趙弘殷還高興地給起了個小名,叫「香孩兒」。
但其實都是胡扯罷了,哪個嬰兒剛從母親肚子里生出來不都是血水泥濘的,不臭哄哄就不錯了,怎麼可能還香噴噴呢?
這些不過都是民間及后世的附會之說罷了,就像趙匡胤黃袍加身前,軍隊里有一號稱通曉天文的人,說在天上看到了兩個太陽互搏,于是「趙匡胤是天命所歸」的說法馬上就傳遍軍營,加強趙匡胤奪權的正當性,其實歷來改朝換代,以及草根皇帝即位后基本都會搞這種伎倆,其實都有內幕。
實際上,趙匡胤能推翻后周,建立大宋的真正原因,與當時如走馬燈一樣更朝換代的亂世,以及趙匡胤的個人才能才是真正聯系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