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之戰吃了敗仗之后,劉備郁郁而終,然而在白帝城度過的最后3個月,才是劉備這輩子最清晰的時刻。在彌留之際劉備終于發現,自己當年毒死義子劉封,確實是中了諸葛亮之計,但是事到如今,只能自己認栽了。
公元223年3月,劉備感覺身體不適,于是便召見了丞相諸葛亮和尚書令李嚴,并且在白帝城托孤于諸葛亮,在公元223年6月劉備撒手人寰。
話說劉備收劉封為義子,可以說是只賺不賠,劉備在新野之時由于他還沒有子嗣,便私下收取了劉封為義子,此后劉封便跟隨劉備四處征戰,其中劉封在入川之戰中、還有漢中之戰中也是立下赫赫戰功。
特別是在漢中之戰時,曹操曹老闆便當眾發怒道:「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黃須來,令擊之。」,當時曹操見劉封勇猛無敵,一時之間賬下竟然沒有多余的可以匹敵的大將,曹操這才當眾發怒,只得高掛免戰牌。
劉備見劉封如此勇猛,心中也是非常開心,隨后劉備還讓劉封率兵去坐鎮上庸等城,而孟達也由劉封統領指揮。在那個時候,劉封、劉備他們二人恐怕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他們會反目成仇。
其實從曹老闆的失態言語來看,顯然劉封是一個難得的大將之才,只不過劉備卻親自毒殺了他。
什麼理由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劉封拒絕支援關羽,其實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關羽已經被孫權、曹操包圍,如果劉封派兵支援恐怕也是無濟于事。劉備當時在面對如何處置劉封這件事情之上,的確有過猶豫,但是在聽聞諸葛亮的意見之后,劉備便下令毒殺劉封。
在史料《三國志·劉封傳》之中有明確記載: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后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賜封死,使自裁。諸葛亮一句話,便讓劉備直接除掉了義子劉封,直接原因就是拒絕支援關羽。
沒有及時支援關羽,正如劉封所言,他們也是剛剛拿下上庸等城,根基不穩。其二,改變不了大局,并且當時劉封也沒有私自出兵的權限。總體來說,劉封拒絕支援關羽,雖然有過失,但是其罪不致死!
然而,諸葛亮一句話:「恐怕,易世之后難以制御」,說的就是你劉備死后,劉禪一定沒辦法穩住劉封,劉備想到這話,便下令除去劉封。
只不過在劉備臨死之前才發現,當年真的是對劉封處置過重了,的確是不該殺他!如果留下劉封,且不論劉封有無帝王之才,最起碼的一點,他絕對不會對劉禪不利,劉封只是一介武將,即使他有想法做皇帝,恐怕眾大臣也不會同意。
再者,劉封死后,他手底下的精兵都歸了其他將軍,劉備嫡系勢力大大減弱,同時關羽、張飛也相繼去世,劉備也就更加孤掌難鳴了。
此時的劉備才發現,他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身邊除了老趙云之外,幾乎沒有可以信得過的大將,而魏延又遠在漢中,根本指望不上。因此,劉備心中雖然對諸葛亮有意見,但是為了川蜀大業,劉備也不得不托孤于諸葛亮。
還記得,劉備在托孤之時,連番試探諸葛亮,首先就是給諸葛亮認錯,聲稱是他劉備一意孤行,不該伐吳!後來又讓諸葛亮自己擔當川蜀軍政大權,取代劉禪,自立為王。
隨后諸葛亮才說,安敢不盡心竭力輔佐少主。
其實這個時候的劉備也只能盡快處理川蜀大事,特別是繼承大位。要想讓劉禪順利坐上王位,諸葛亮就必須要支持,為了如愿,劉備當場讓劉禪認了諸葛亮當干爹。
如果劉備內心真的有如此想法,恐怕早在稱王稱霸之后便讓劉禪認了諸葛亮為義父。然而呢?劉備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這才讓劉禪認諸葛亮當干爹。其實想到這里劉備心里更痛,如果有劉封在,最起碼還可以幫忙處理軍務,而劉禪也有一個輔佐他的嫡系。
只不過,這些都無法實現了。因為自己當時聽信諸葛亮之言,已經除掉了劉封。其實如果劉封不死,恐怕後來川蜀的內部矛盾、叛亂會平復得更加暢快,同時也可以震懾有非分想法的將軍、大將。
而對于外部,有劉封在曹爽之流想必會很難打到漢中,而對于當年鄧艾的突然偷渡陰平,恐怕有劉封在鄧艾也打不到成都。
畢竟以劉封的實力,讓他去對付一個疲憊之將,完全足夠。劉封的實戰能力,遠要強于諸葛瞻何止十倍。因此,只要劉封存在于世,相信歷史上就不會有鄧艾偷渡陰平這個說法。當然了,如果發展順利,劉備所創立的川蜀集團也不會第一個被滅國。
總體來說,劉封是死得極其不值得的,而劉備作為主公、上司,沒有及時搞清楚利害干系,便將有功之人除掉,這也必將自食其果。如果當時沒有諸葛亮的煽風點火,恐怕劉備也不至于想到要直接除掉劉封,畢竟父子一場,再者劉封有功于川蜀,同時又罪不致死。
當時劉封自己也沒有想到會被義父劉備處死,而劉備呢?何嘗不是處于迷茫之中,怪就怪中了諸葛亮圈套,否則劉備又豈能哭出聲來?
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看看這是有多作孽啊,劉封在聽到處死自己的命令之后,便嘆息到后悔沒有聽從孟達之言,跟他一起投奔曹魏,最后劉備哭泣。
在劉備死后,諸葛亮就是最大的受益者,軍事、政治大權一把抓,川蜀要怎麼發展,要升誰的官,要罷免誰的職,全部由諸葛亮說了才算。